(1)上周A股小幅震荡。
上周市场先发酵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再发酵贸易摩擦悲观预期,单周市场小幅震荡,上证50和创业板50涨跌幅分别为-1.1%和1.14%,钢铁、建材、有色、煤炭等周期板块表现相对较好,电子、医药、食品饮料等之前强势板块表现相对较差。
(2)等待12月经济增速和政策定调。
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有待12月公布。1)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修订后的2018年GDP为919281亿元,与2018年初步核算数900309亿元相比,总量和幅度分别增加18972亿元和2.1%,与前三次经济普查年度16.8%、4.4%、3.4%的GDP增幅相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修订幅度有所下降。2)目前仅仅是对2018年名义GDP的修订,而对于历史上实际GDP的调整情况仍有待在12月公布。如果第四次经济普查将2010-2018年的实际GDP累计增速调高1.0 / 0.5 / 0.2%,在假设2019年实际GDP增速为6.1%的情况下,要完成2020年GDP翻番目标,2020年实际GDP增速只需要分别达到5.5%、5.8%、6.0%。
如何看近期货币政策操作?1)一次降息,三笔操作。11月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调降MLF利率5bp,并于11月18日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OMO)5bp,随即11月20日LPR报价亦跟随下调5bp。本质上这是一次降息操作,从历史上看MLF和OMO利率通常有75个BP的基差,只是不一定会同一天调整两个政策利率(不过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LPR定价以MLF利率基准上加点(目前90个BP基差),MLF利率的下调必然会带来LPR利率的下降,所以之后如果调整MLF利率的话,也会看到OMO和LPR利率联动调整。2)11月的降息操作确实较为意外,目前有多种解释,一是为了缓解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担忧,二是央行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的要求,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三是为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尤其是三季度一般贷款利率上行了2BP的情况下,要在明年一季度信贷大量投放之前尽可能多的压降LPR利率。3)不宜高估短期货币政策空间,也不宜低估中长期政策利率下降力度。短期来看,目前CPI仍处于快速上冲期,11月CPI将达到4%以上,而近期黑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PPI也会出现明显的回升,短期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不是很大,观察窗口期为12月6日和12月14日MLF到期时是否会调降。而从中长期看,2020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在“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政策基调下,MLF利率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预计2020年可能会下调25个BP以上。
(3)年底市场多躁动,方向上周期品或阻力最小。
上周市场风格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钢铁、建材、有色等煤炭阶段性逆袭,而2019年涨幅较大的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在上周大幅跑输。从基本面层面,近期地产新开工超预期导致上游资源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钢铁库存已经降至历史最低;从交易层面,上周周报提到近期保险等绝对收益投资者兑现收益、公募基金降低仓位可能仍会持续,这个趋势导致了之前上涨过多的白马股出现了大幅调整。年底市场多躁动,而躁动的方向多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目前周期品估值和仓位都处在历史最低位,而近期下游需求超预期对周期品提供了向上躁动的驱动力,建议切换部分仓位参与周期品的估值修复机会。具体配置方面仍建议沿着以下两条线索选择:一是低估值顺周期品种,如银行、地产后周期、钢铁、水泥等;二是抗通胀且估值不高的品种,如家电、汽车、黄金等。
(以上数据来源于Bloomberg,Wind)
(4)建议关注优质低估值投资品种,如银行ETF(512800)及其联接(006697)、红利基金(501029)、华宝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501310)以及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501069)等,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可以做到分散风险,此外还可关注华宝中短债A(006947)、华宝中短债C(006948)等。当前市场震荡犹存,加之外部不确定性仍在,具备一定防御性的国内大消费板块值得重点挖掘,建议关注华宝消费升级混合型基金(007308),此外还可关注高弹性品种,如券商ETF(512000)及其联接(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