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洞见|基金资讯|基金公告|公司动态|市场投资观点|基金周报|财经头条

信心加速恢复 专家表示明年经济有望实现整体好转

2022-12-16

“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

????11月份以来,国内经济发展迎来多重利好。金融市场“三箭齐发”,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维持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随着利好政策释放,近期A股持续反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11月份以来,截至12月16日,上证综指上涨9.51%。期间,北向资金积极买入,合计净流入834.92亿元。

????近日,多位专家学者公开撰文表示,国内利好因素持续释放,市场信心加速恢复,明年经济有望实现整体好转。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认为,经济的最坏时间已经过去。

????中国经济明年有可能超预期

????12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明显复苏态势,经济运行将整体好转。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不少,需要有更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才能撬动投资信心、消费信心和买房信心。”陶冬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工作会议。相信明年是中国政府投资大年,经济恢复正常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重塑信心。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市场人士一致认为,明年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将加大。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透露,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钟南山院士指出,新版方案有利于在积极防疫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新的防控和诊疗方案有利于不断地逐步放开,可以使得经济的发展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由于目前防疫政策优化和退出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居民和企业对未来经济复苏的信心可能会明显提振。

????此外,消费反弹亦可期。汪涛预计,随着此前积累的超额储蓄和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释放,消费和服务活动将大幅反弹。UBSEvidenceLab消费者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水平高企,超过疫情前水平。

????“中国经济明年非常有可能超预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程实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将会结束过去三年整体的熵增的阶段,开始迎来一个熵减的过程。全球政策的有所作为和有效协同是推动熵增转向熵减的一个核心的动能。2023年全球的滞胀格局也会延续,但是供应链的重塑、产业链的优化、结构性的调整和全球化的蓄势,也会为我们拾级而上培养一些新的动能。

????我国住房需求仍有结构性增长潜力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刘鹤表示。

????11月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金融16条”“第二支箭”“第三支箭”先后落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额度已经超过4万亿元,多家企业也已发布股权融资计划等,企业资金面有望进一步改善。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继今年出台“三支箭”措施支持房地产发展之后,明年对于房地产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支持政策。今年主要是从资金面上来支持房地产企业渡过难关,明年可能会从刺激购房需求上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从根本上来提升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改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认为,从政策角度复苏信号已显,市场将在此信号引导下向长期的发展轨道回归。我国都市圈的住房“刚需”和“柔需”都仍有增长潜力。未来,我国住房需求将呈现结构性增长局面,34个都市圈是今后20年至3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将是我国住房需求的增长潜力所在。


文章来源:
URL:https://www.fsfund.com/news/2022/12/16/135352/1.shtml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声明:
以上信息系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根据合法获得的相关资料、信息、自身调查研究所得,本公司不保证所载信息之精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相关内容不代表我公司的任何观点或立场,亦不构成对我公司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所涉及本公司或公司旗下产品的相关信息(如有)不视为本公司的法定信息披露行为,该等信息应以本公司正式公开披露为准。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暗示,我公司不对因使用以上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所载信息著作权及其相关知识产权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且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