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周A股继续反弹。
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也已落地,市场情绪明显提升且交易量有所放大,上证50和创业板50涨跌幅分别为2.32%和2.37%,计算机、非银、钢铁、旅游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军工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差。
(2)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有助于经济短周期回暖。
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目前协议具体内容:美国将对大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25%的关税,将9月1日对中国12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的15%关税调降至7.5%,美国取消原定于12月15日对中国进口的1800亿商品新加征关税。中国也不实施原计划在12月15日生效的拟对美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此外预计进口400-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此外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内进口不低于2000亿美元美国各种商品和服务。
中美贸易缓和对经济的影响:1)有利于部分行业的对美出口,税率减半的约1200亿美元商品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鞋类、音像设备、体育用品等,这部分商品中消费品占比较高。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2.8%,比2018年对美出口增速10.8%下降20多个百分点。美国9月1日对约1200亿美元商品加征15%的关税后,其对中国这部分商品的进口大幅下降 32%税率减半后,该部分商品跌幅可能收窄。2)通胀压力有望缓和,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预测,2020年生猪产能有望恢复80%,仍将存在部分缺口。加大美国的肉类进口,将助力于缓解中国肉类产品的涨价压力。中国进口玉米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加大农产品进口也有助于缓解粮食价格上涨的潜在风险。在此情况下,2020年下半年通胀顺利回落的可能性将加大,也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的空间。3)制造业投资也有望触底回升,今年我国制造业投资经历了断崖式下滑(从去年的9.5%降至今年的2.6%),其中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部门行业企业家投资信心不足,而贸易的阶段性缓和可能会提振投资信心,预计制造业投资将会从底部出现小幅回升。
11月经济供需两旺。1)随着十一限产影响的消除,十一月生产在下游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有所恢复,从高频数据看,6大发电厂日均煤耗同比17%,而高炉开工率也恢复到65%左右的水平,预计11月工业增加值可能会回升到5.3%左右(10月4.7%)。2)11月预计新开工及施工面积增速在前期拿地回落的影响下小幅回落,施工仍保持在较高增速,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微微回落至10.2%。从建筑业PMI来看,今年11月回落幅度明年小于去年同期,预计1-11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在3.5%左右。对于制造业投资,随着部分行业投资触底回补,且从信贷投向也可以看出制造业投资有所回升,预计11月小幅升至2.8%左右。3)10月社零汽车分项同比数据与乘联会汽车零售同比数据在趋势上出现背离,11月随着汽车零售数据进一步改善,社零中汽车分项或同样有所回升。受油价影响,去年11月石油制品零售额环比回落较多,11月同比将明显好于10月;此外,今年双十一当日销售额同比高达26%,11月社零在三因素共同改善的背景下,或升至8%以上。
(3)经济回暖趋势明确,继续推荐周期品估值修复机会。
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市场情绪(情绪基本上在上周释放完毕),但是从中期来看,更有利于经济的回升(主要对出口和制造业的带动),再叠加后续主动补库存周期启动,我们认为经济回暖的预期会不断加强,周期板块仍有估值修复的机会。但在周期板块中,确实需要考虑供给端的影响,优先考虑竞争格局较好的板块,如地产后周期、水泥玻纤、工程机械等,此外推荐高股息的钢铁、煤炭配置价值,继续推荐抗通胀且估值不高的品种,如家电、汽车等。
(以上数据来源于Bloomberg,Wind)
(4)建议关注优质低估值投资品种,如银行ETF(512800)及其联接(006697)、红利基金(501029)、华宝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501310)以及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501069)等,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可以做到分散风险,此外还可关注华宝中短债A(006947)、华宝中短债C(006948)等。当前市场震荡犹存,加之外部不确定性仍在,具备一定防御性的国内大消费板块值得重点挖掘,建议关注华宝消费升级混合型基金(007308),此外还可关注高弹性品种,如券商ETF(512000)及其联接(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