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洞见|基金资讯|基金公告|公司动态|市场投资观点|基金周报|财经头条

水桶与定价权

2007-01-14

 

宝康灵活配置基金基金经理魏东

 

  随着国寿的上市,随着众多权重A股股价均大幅超越相应的H股股价,随着全市场仅有最后一只对H股微幅折价的A股公司(招行),近期有关定价权的争论逐步白热化。这种争论其实没多大意义,因为国内市场本质上就像一只水桶,桶内桶外的世界也许在很长时期内都不具备可比性,虽然大家同股同权。
  以前国内市场大市值权重股低于H股被认为是合理现象,即使在工行上市之初,工行股价低于香港市场也算正常。当年中石油等巨无霸只要表示一下准备发A股的意向,市场都要以下跌还以颜色,而如今,大家都在问为什么?中国人寿为什么只发15亿股而不是50亿股来满足大家的需求饥渴。
  国内的投资者正在寻找一种合理性,比如,大家在寻找中国人寿或中国石化A股股价超出H股股价近60%的理由。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能有深远的、现实的影响。
  首先,谁是影子价格?如果A股具有定价权,那么H股市场可能仅仅是一种影子价格,最终还会向A股靠拢;问题是,A股取得定价权是靠海外市场的价值误判还是国内充裕的资金推动?
  其次,国内市场是否已进入由资金推动的市场?在储蓄资金迅速涌入加之短期缺乏合适投资品种的背景下,如果说2006年是以价值发现为主线的话,2007年市场可能已经开始逐步转入由资金推动。
  其三,到底是资金还是企业价值决定股票价格。很明显,资金可以决定短期资产价格,但不可能长期偏离由企业未来实际回报所决定的真实价值。所谓泡沫就是市场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最终,我们面临的实质性问题是———国内股市是否进入泡沫时代?
  探讨究竟是国内投资者钱多人傻,还是海外投资者比我们少看了些什么而产生价值误判,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而我们现在更关心的是,这种水桶格局对投资会有什么启示。
  在未来众多国企上市的背景下,定价权不仅仅牵涉到投资银行的利益,更牵涉到此时的大股东———国家利益。可能管理层也在想,如果海外市场相对低价是由于外资投行集体阴谋所导致,而国内又有承接能力和需求,以后大家就在国内发行即可。但我想这可能也不完全是价高者得的事,如果目前由于国内资金充裕,大家都在国内高价发股,未来产生大批怨民也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水桶市场,一方面是桶内的储蓄资金缺乏有效的投资出路而快速释放,另一方面是看好人民币升值的海外资金在不断想方设法挤入,导致桶内的水压不断上升,如果持续升压,泡沫的形成将难以避免。
  这种资金泛滥并不是中国面临的独特问题,在暂时仍以美元为基本结算货币的全球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是近乎全球性的资金泛滥,如果美国的双赤字局面无法逐步改变的话,这个问题将更加严重。从去年的商品牛市,从私人投资资本(类风险投资)加速向全球渗透,可以初步体会到这种货币泛滥的威力。只不过由于外汇管制的存在、由于升值预期的存在,中国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避免形成泡沫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是给桶内的资金一个合理的宣泄途径,如QDII;二是大幅提升桶的容量,即增加优质IPO的供给,把市场做大,使风险不会迅速在少数个股上聚集。
  有人认为QDII的大规模出现将有可能解决这一估值难题,我想也不见得。QDII将面对的是全球的估值评价水平,你能把中国石化买上去,你还能把台湾石化股、韩国的石化股及至印度的石化也买上去么?
  很明显,从管理层的角度考虑,让市场冷静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供给。
  一方面,相对20062100亿的直接融资来说,2007年可能有更多、更大规模的IPO或再融资出闸;另一方面,我们将在2007年迎接近4000亿已经可流通的原非流通股的上市。
  近期证券市场沉淀资金的速度非常令人吃惊。以工行、中行为例:工行自20061227以来流通盘换手率近90%,买入的投资者目前都处于亏损状态,中行自1229以来的换手率近80%,买入的投资者也都处于亏损状态;仅以这两只个股看,有近500亿的资金如果不斩仓的话,暂时也只能在高位站岗,新增资金再多,能有多少个500亿可以再来!
  资金推动的市场,相对于2006年价值发现推动的市场而言,波动性会更强,投机性也会更强。
  大扩容也许是2007年的真正机会,但也可能是真正的变数所在。在这种大扩容的背景下,我们能否真正顶得住扩容的压力尚且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再考虑到国内资本市场本质上处于一种水桶状态,我们现在确实没必要奢谈什么定价权。

 

摘自: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URL:https://www.fsfund.com/news/2007/01/15/3950/1.shtml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声明:
以上信息系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根据合法获得的相关资料、信息、自身调查研究所得,本公司不保证所载信息之精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相关内容不代表我公司的任何观点或立场,亦不构成对我公司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所涉及本公司或公司旗下产品的相关信息(如有)不视为本公司的法定信息披露行为,该等信息应以本公司正式公开披露为准。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暗示,我公司不对因使用以上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所载信息著作权及其相关知识产权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且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