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洞见|基金资讯|基金公告|公司动态|市场投资观点|基金周报|财经头条

680亿开放式基金三成赎回 考验公司诚信

2003-08-25

  

         在巨额赎回压力下,若有基金公司不正当竞争,将重新引发对基金业的诚信考验;若有基金公司抵挡不住赎回压力,应验投资者对基金业的不信任预期,破坏力更是灾难性的

        中国开放型基金总共680多亿份总量,却被净赎回200多亿份,这对于基金业显然是不可小觑的危机。

  不过,记者接触到的专家多将基金业面对的困境归因于投资者"缺乏长线投资理念",或许有失偏颇。因为在一个估价过高,不确定因素形成的风险比比皆是,弄虚作假成风的市场上,如何会有长线投资者?基金本身的投资行为不是也越来越短吗?如果基金机构作为股市的机构投资人都不相信股市,基金持有人又为什么相信基金?因此,要想投资者成熟,前提是市场成熟。这个逻辑关系恐怕没人可以改变。

  "赎回"--这个曾让中国人感到生疏的字眼,正被国内基金业界空前高频率地提及。

  若将伞型基金旗下的子基金也作为单只基金计算,到二季度末,25只开放式基金已被赎回214.8352亿份,这接近这些基金首次发行规模的三分之一。上半年,仅有华夏成长、国泰金鹰增长、中融融华债券三只开放式基金的基金规模在扩大。

  可怕的数据让基金管理公司如履薄冰。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全球投资总监杜威德(William Devijlder)近日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坦率表达了一种担忧:不仅因为赎回规模庞大,还包括赎回的原因与国际市场完全不同。

 

  机构投资者理念

 

  富通基金是欧洲股市和债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隶属于富通集团旗下。富通集团管理约350只开放式基金。杜威德解释:"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赎回通常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基金基本面发生变化,如基金经理的变化、基金的投资方向偏离等;二是市场投资环境变化,如股市情况非常糟糕;此外,是投资者投资期限届满,投资者必须赎回。"

  杜威德说,中国的开放式基金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基金经理没有更换,投资理念也未逆转;中国股市半年来虽持续走低,但并非引发赎回的主因。

  目前中国投资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中,70%以上是机构投资者,其余是个人投资者。正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大量赎回,造成了开放式基金遭遇巨大的赎回压力。而杜威德提及的"缺乏长期的投资理念",正是目前国内机构投资者的通病。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富通基金)总裁田仁灿分析,这与中国的国有体制或机构投资者本身的体制,以及财务方面的要求有关,长期以来机构投资者多以短期投资为主。"开放式基金有别于其他金融产品,指望开放式基金在几个月内就带来可观的收益,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

 

  销售体系有恙?

 

  有关人士指出,基金销售模式可能存在问题。支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开放式基金销售目前多以银行代销为主,而银行又多向自己的机构客户推销。后者的资金性质多为短期,这必然造成快速赎回。

  田仁灿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但他也指出,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在内的销售中介自身对开放式基金的认识并不够。"银行工作人员没有精力和时间向终端客户解释开放式基金究竟是怎样一个产品,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概念并不清晰。"一位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总监也坦言:仅靠银行销售肯定不行,要想争取关键性的机构客户,基金公司必须亲自派出人员才有可能成功。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王颢向本报强调,从周边市场看,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其他成熟资本市场,开放式基金发行仍是通过银行、券商来代理发行。"毕竟基金公司的触角很少,我们不可能深入到我们没有网点的地方,只能借助于网点比较多的机构代销。"

  一些基金界人进而担心,假如有基金公司采取"不正常竞争"的手段缓解赎回压力,其破坏力将是灾难性的。例如,曾有不少人建议:开放式基金对个人投资者降低交易费用和赎回费用,通过"优惠措施"吸引投资者以减轻压力。

  对此,田仁灿等呼吁"基金公司不能因为赎回压力巨大而乱了阵脚,不能打价格战。因为症结不完全在于价格,而在于怎样让投资者对基金树立信心"。杜威德的建议是:"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投资者,让他们信任尤为重要。"

  海富通基金市场总监阎小庆甚至认为,基金经理现阶段应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基金经理们需要耐心等待。他们沉稳的心态会影响投资环境,这是培养投资者信任的一剂良药。"

  阎小庆再次提及2000年秋天被媒体曝光的"基金黑幕"事件。"若这种情况重演,会引发一场对于基金业诚信的考验。"

 

  质疑监管者

 

  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命系于投资者理念从短期到长期的转变。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一直强调对个人投资者"开展教育"。但不少基金公司对监管部门也有微词。"他们的行动往往局限于口头,很少有切实的行动"

  一位基金管理公司高管言辞激烈地批评:"投资者教育不是把文章套红标题登在报纸头版位置就行了。"他说,一些人在"投资者教育""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关系上存在理解的误区。有基金管理公司在去年开放式基金大规模集中发行的背景下,曾向监管部门提问:"这样集中发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时得到的回答是:"让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开放式基金在发行,让他们去学习、去了解"

  "这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教育。"这位人士愤慨地表示,"现在很多投资者--甚至代销开放式基金的银行,都还没有准确完整地了解开放式基金,将我们当成"试验品"试验、推广,投资者如何能接受我们?"

  王颢向记者列举了他听到的一个实例:"某银行在青海的一家分支机构出现很多人购买开放式基金的热潮。因为这家银行曾代销过国债,由于国债收益不错,多数购买者认为"银行卖的东西没错",他们便以这样的判断去了解开放式基金。而银行又怎么宣传呢?他们告诉投资者,代销的这种债券型基金就是债券,而且强调"银行什么时候骗过大家""

  王颢表示:"银行也许是善意地帮助基金公司扩大销售规模,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误导了投资者;而投资者一旦发现这个产品不是他想要的,势必会发生纠纷。投资者、银行、基金公司以及监管者又该如何面对?"

  有关分析指,目前,个人投资者购买开放式基金的份额不到整个开放式基金规模的30%,今后发展的潜能巨大。

 

摘自:财经时报

  

文章来源: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URL:https://www.fsfund.com/news/2003/08/25/280/1.shtml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声明:
以上信息系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根据合法获得的相关资料、信息、自身调查研究所得,本公司不保证所载信息之精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相关内容不代表我公司的任何观点或立场,亦不构成对我公司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所涉及本公司或公司旗下产品的相关信息(如有)不视为本公司的法定信息披露行为,该等信息应以本公司正式公开披露为准。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暗示,我公司不对因使用以上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所载信息著作权及其相关知识产权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且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