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视窗
肯·格里芬:对冲基金界的“神奇小子”
《中证网》4月6日报,日本内阁今天公布,该国2月份包括工厂产量和零售业销量在内的11项指数的经济同步指数(coincident index)从1月的100.3上升至100.7,略高于经济学家预期,为连续第11月上升,也是持续上升时间最长的一次。
《中证网》4月7日报,据报道,美国运输部长雷·拉胡德
《中证网》4月9日报, 据报道,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与美国全美航空公司日前正在就合并事宜进行谈判。消息人士称,谈判已持续两周,正在向更为正式的阶段迈进。一旦双方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后的新公司规模将会超过美国达美航空,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在对冲基金界,肯?格里芬绝对算得上是最成功同时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他在投资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眼下刚刚四十岁出头,不仅一手创建了美国城堡投资集团(Citadel Investment Group),而且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最大且最成功的对冲基金之一。2008年前,城堡投资集团只有一年出现过亏损,平均年回报率高达30%,格里芬本人也曾多次登上对冲基金杂志《阿尔法》的“年度最赚钱十大对冲基金经理”榜单。
“神奇小子”上演财富传奇
格里芬的成功之路几乎就是一部自我奋斗的教材。1986年,格里芬受到《福布斯》杂志一篇文章的启发,开始对投资产生兴趣。当时还在哈佛大学就读的格里芬在宿舍里成立了两只基金,还就地安装了特殊的卫星通信线路以便接受全球市场行情。
在获得经济学学位后,格里芬进入弗兰克?梅耶旗下的格兰伍德资本管理公司。不久后格里芬在投资领域展现出的不俗才能就吸引了梅耶的注意,后者破例将100万美元交给他管理,而这笔钱在短短一年后就获得了70%的收益。
出色的投资战绩让年轻的格里芬迅速声名远播,并受到了大量投资者的追捧。1990年,格里芬用筹集到的420万美元创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投资机构城堡投资集团,当时他只有22岁。
而这一切还仅仅是“神奇小子”传奇生涯的起点。2003年,在受《福布斯》启发步入投资界不到20年后,格里芬出现在了福布斯富豪榜400强的名单上,当时他的身家为6.5亿美元,但更让人惊讶的是,他是榜单上第二年轻的富豪。2008年,格里芬再进一步,以37亿美元的身价成功闯进全美富豪榜前一百名。
相对于其他投资大鳄来说,格里芬的投资哲学十分独特。他不关心股票的基本面或内在价值,而是关心价格的波动,并通过大量信息以及各种数学模型来分析交易心态,以期从中寻找机会。格里芬会设计高级计算机代码,会书写复杂的数学公式,其交易也基本上依靠电脑程序进行。在投资界,天才般的格里芬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打造投资界神秘“城堡”
之所以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Citadel(城堡),格里芬希望即便是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这家公司也能保持强大的实力。而过去二十年里,城堡的确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资料显示,自1998年起,该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现就超出平均水平20%,尽管在2008年遭遇巨大损失,但其很快收复失地,2009年整体上涨60%左右。
格里芬的投资哲学深刻影响着城堡投资集团。该公司一直寻求利用自己开发的数量和数值分析技巧为投资指路,并为此聘用了大量数学家、物理学家、投资分析师和高级计算机科研人员开发数学模型。目前,城堡已经在全世界6个地区拥有超过1000名雇员,该公司首席信息官称,“城堡首先是一个科技公司,然后才做交易。”
城堡独特的投资技巧令投资者赞不绝口,但这家公司的行事却非常神秘,以至于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惧怕。和其他对冲基金一样,城堡对投资者资金有较高的门槛限制,但不同的是,城堡几乎从不向投资者透露这些钱如何分配。城堡在要求投资者缴纳管理费之外,还抽取投资利润的20%作为佣金。
2007年,城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资金6.34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一家进行IPO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目前这家公司管理的资产总值已经超过130亿美元,其日交易额几乎达到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地日平均交易额的3%。
摘自:《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