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 第803期

海外基金视窗

 

《和讯网》1221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确定2021财年(20214月至20223月)财政预算总规模为106.6万亿日元。至此,日本年度预算连续9年创新高。

《和讯网》1222日,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收紧影响,明年1月德国消费者信心先行指数为负7.3,比12月份调整后的终值下降0.5点,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

《和讯网》1223日,美国商务部22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上涨33.4%,比此前公布的修正数据上调了0.3个百分点。

《和讯网》1224日,为了打破美国的技术桎梏,欧盟17国决定,在未来2-3年内投资1450亿欧元研究半导体技术,以便服务华为在内的更多海外客户。

《和讯网》1225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11月日本经季节调整后的完全失业率降至2.9%

 

回眸2020·世界经济走过这“疫”年

 

2020年,全球贸易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未来复苏前景将面临波折,并将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有望持续助推全球贸易回暖。

 

复苏面临挑战

 

多个机构近日纷纷表示,全球贸易在2020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打击之后,未来复苏前景也将充满波折,并对部分经济体产生“毁灭性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在展望全球贸易时认为,封锁措施松紧成为全球贸易复苏的关键,即使疫情趋缓,2021年的贸易规模也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此外,随着2020年接近尾声,全球贸易增速可能会放缓,因为春季封锁期间积累的商品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同时企业几乎已经重建了库存。

 

根据其最新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北美、欧洲等地区放松“封锁”措施,主要经济体广泛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全球货物贸易量实现反弹,环比增长11.6%,但仍较2019年同期下降5.6%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滑8.2%。世贸组织表示,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反弹可能对第四季度货物贸易造成影响,进一步影响全年表现。10月全球货物贸易增速较9月已经放缓。10月份,世贸组织曾预测,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萎缩9.2%2021年将增长7.2%,但贸易规模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进入12月以来,全球多地区疫情恶化,北美和欧洲的封锁措施不断加码,市场人士预计,2021年的增长率将有所下滑。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22日表示,2020年全球贸易预计将下降14.5%。亚太经社会警告称,贸易全面复苏的道路仍然“高度不确定”,许多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条件不佳,失业率、债务和通缩高企,潜在的结构性挑战阻碍了贸易的快速反弹。

 

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毁灭性影响”有可能使数百万人重新陷入贫困。

 

她说:“我敦促该地区各国努力制定一套更好的贸易规则,在危机时期发挥抗御能力,刺激具有包容性和更加绿色的经济的可持续复苏。”

 

除了贸易,由于全球各国普遍遭遇冲击,外国直接投资也受到了“直接和重大”的影响。

 

亚太经社会表示:“虽然仍在收集各种形式的外国直接投资数据,但已宣布的‘绿地’投资的季度数据清楚地表明,该地区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绿地”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40%,主要是受到封锁措施的影响,导致项目延迟和取消。

 

亚太经社会补充说,预计整个2021年外国直接投资将保持在危机前的水平以下,未来前景取决于危机的持续时间、刺激投资政策的有效性以及社会经济从这一大流行病的影响中复苏的程度。

 

区域差异明显

 

目前全球贸易复苏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亚太地区率先反弹,而欧美国家仍未摆脱颓势,在近期的疫情影响下,差异可能继续拉大。

 

按亚太经社会预测,亚太地区的贸易2020年可能萎缩约1.9%,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更为糟糕。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近日发布报告称,截至20209月份的三个月,跨境商品贸易流较第二季度增加12.5%;这是自200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而第二季度跨境商品流动下降12.2%,创下最大降幅。

 

根据其报告分析,全球各地贸易复苏势头强弱不一,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领跑,而美国则已落在后面。CPB的数据显示,虽然9月份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欧元区出口仍下降2.6%,美国出口下降近9%

 

瑞银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总体来看,疫情对西半球的冲击已远大于对东半球的影响。”

 

中国亮点显著

 

尽管全球贸易形势还未回暖,但中国贸易却强劲反弹。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呈现持续向好、加速增长态势。19月,中国外贸累计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110月,外贸增速提高到1.1%;进入11月,增幅继续扩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为外贸总体“提速”提供了动力。前11个月整体看,中国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

 

根据野村的数据,中国2020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占全球出口比例升至13%以上,至少是野村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的季度最高纪录,去年占比为11%。瑞银经济学家也估算,截至20207月份,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同比上升了11%,与此同时,美国的份额同比下降了4%,法国的份额同比下降了12%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引领全球贸易强劲反弹,推动全球贸易第三季度创下20年来最大单季涨幅。

 

中外贸易企业之间通过数字技术搭建平台保持密切联系。近期,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协助组织三场国际贸易数字展会,分别辐射中美洲、南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促成累计上万家中外企业间的产品供需对接活动。

 

实际上,在全球贸易遇冷的不利情形下,中国通过区域合作、缔结更广泛的贸易投资协定推动全球化,加速了贸易回暖。中国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下半年还召开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扩大开放举措对促进全球产业对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复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新华社(记者闫磊)

 

摘自:和讯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