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视窗
危机逐步消退 新主权财富基金呼之欲出
《中证网》8月3日报,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首席销售分析师2日表示,公司7月的销量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长,意味着最坏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中证网》8月4日报,英国皇家采购和供应学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CIPS)/Markit公布的调查显示,英国7月建筑业活动下降的速度减慢。7月建筑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6月的44.5增至47.0,为16个月来最高的水平。
《中证网》8月5日报,欧盟统计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6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比前一个月上升0.3%,为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升,但较去年同期仍下降6.6%。
《中证网》8月6日报,日本丰田、日产、本田、铃木、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和五十铃等八大汽车生产商相继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汽车需求低迷以及日元汇率走高等因素影响,丰田等五大厂商出现了亏损,本田等三家厂商虽保持盈利,但利润大幅下滑。
《中证网》8月7日报,欧洲央行
随着各国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一批新的主权财富基金即将诞生,并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复苏的催化剂。
主权基金管理着各国在石油、大宗商品方面的大笔收益及贸易顺差,目前其规模预计达3万亿美元,随着新主权财富基金的设立,未来数年规模可能翻一番。新基金创设初期投资态度可能趋向保守,因为它们对现有基金在这一次危机中的遭遇仍心有余悸;不过,从长期来看,各国央行储备资金转移至追求回报的主权基金,可能推动对股票、公司债,甚至是一些复杂衍生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这些资产在此次危机中遭受重创。
资产倍增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Steffen Kern说:「一旦金融危机消退,出口为新兴经济体带来贸易顺差的一幕将再现……这又将强化建立新主权基金的理由。」日本、台湾、泰国、玻利维亚、尼日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都已展开公开辩论,探讨是否应该建立某种形式的主权基金;甚至在英国内部,还有人建议苏格兰应该设立这样一只基金,以管理石油财富。
在信贷危机期间,主权基金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行情。在危机达到顶峰之前,它们曾抛下800亿美元资金投资银行股,却眼睁睁地看到其投资在数月内就大肆蒸发。
许多基金对此作出调整,将投资重点从大规模海外投资转向购买国内资产,或符合本国经济政策的「战略性」外国资产,比如矿产资源,但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及外滙储备增加,这些主权基金增加资本的源泉,在中断了十二个月后正在逐渐恢复。
Kern预估,现有的主权基金所持有的典型股票投资组合,在2007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之间可能亏损45%,整体投资组合则缩水了约18%,但他认为,在未来十年,主权基金管理的资产总计可能会达到7万亿美元,是目前水平的二倍多。
在一些国家,这场危机实际上可能使得政府更想发展这类基金,因为官方人士认为,这类基金可以作为因应金融震荡的工具。以中国为例,其主权基金的国内部门在去年年底开始买进主要银行的股票,作为支持疲弱股市的办法。
巴西新成立的基金将在明年开始运作,届时将加入全球约六十四家主权基金之列。该基金正从政府手中接受142亿雷亚尔(约76亿美元)的资金,旨在为国内经济提供缓冲力道。
「未来可能会见到来自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大量资金……这些国家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资源,未来五至十年将大规模开发。」BGR Capital and Trade总裁Ken Griffin表示,美国公债和投资级债券等风险较低的投资,仍是小型主权基金的避风港,尤其是当前市场形势不稳的情况下。
然而,随着市场稳定下来,许多主权基金可能投资风险较高的领域以追求回报。一些基金已显现这么做的迹象。中国投资(CIC)为规模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主权基金,该基金在6月时表示,其正买下摩根士丹利供股的22亿美元股票,且将在全球展开新一波的招募工作以扩大营运。
苏格兰财政部长John Swinney上周表示,苏格兰政府将提议成立苏格兰石油基金。
Kern表示,北海或波斯湾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在某个时候将耗竭,这是资源富饶的国家认为现在要为子孙后代做准备的主要动机。
油元基金
许多新基金可能以「油元」为主。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估计,油元投资者所持有的国外资产在2013年可能高达13.2万亿美元,目前则为5万亿美元。
IMF针对十五个国家的研究发现,当石油基金成立时,国家的通胀和广义货币供给和价格的波动性会下滑,「石油基金提供自我保护,应对宏观经济波动;采用石油基金的国家本身善于经营,可能是其奏效的原因」。
摘自:《信报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