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0日至05月24日 第733期

海外基金视窗

 

《和讯网》520日, 临近日本大阪的G20(二十国集团)峰会,18日在智利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届贸易部长会议,释放了一个颇为积极的信号:首次成功发表内容全面的《贸易部长联合声明》,承诺构建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深化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包容性发展,并强调世贸组织(WTO)对国际贸易的积极贡献。

《和讯网》521日,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在内的170多家美国鞋业公司周一致信总统特朗普,称对进口鞋加征关税的决定对消费者、企业和整个美国经济都将是灾难性的。

《和讯网》522日,去年,贸易摩擦“火烧”特朗普票仓之后,美国政府紧急砸下120亿美元驰援国内农民。如今,第二轮补助计划已经蓄势待发。

《和讯网》523日,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7894%,创20181月以来最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4个基点至2.35%,创两个月最低水平。

《和讯网》524日,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德国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从4月份的99.2点降至97.9点,为201412月以来最低水平。

 

 

 

油价暴跌5%,为什么?

23日,全球风险资产迎来一轮抛售潮,除各地各时段股票市场集体走弱之外,美油、布油也双双刷新六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延续昨日能源市场跌势,524日周五国内期货市场开盘后,内盘原油期货大跌近6%,能源板块集体低开,沥青跌超5%,燃油跌近5%,郑醇跌超3%

 

更早些时候,截至北京时间24日凌晨1:20,布伦特原油跌至67.04美元,WTI原油跌至57.34美元,均创下今年3月上旬以来的最低价。

 

从近期消息面来看,导致油价暴跌的因素主要有三:不佳的经济数据、美国超预期的原油库存,以及贸易形势的不明朗。上述原因致使市场对全球贸易及生产前景预期悲观,进而导致油价需求萎靡。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6月的OPEC会议能否向市场抛出“定心丸”显得愈发重要。

 

发达国家5PMI 数据集体扑街

 

23日,日本、欧元区、美国先后公布了5PMI数据。

 

日本方面,IHS Markit数据显示,该国5月制造业PMI初值跌至49.6,自今年2月罕见跌破荣枯线之后,该数值再度降至荣枯线之下。此外,日本产出和新订单连续5个月下滑,制造业出口在5月创下四个月来的最大降幅。

 

欧元区方面,北京时间昨日下午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综合PMI创两个月来新高,但依然没有显著增长;而制造业PMI已经连续4个月在荣枯线以下。其中,“火车头”德国制造业PMI进一步下跌至收缩区。

 

美国方面情况更加不利:5Markit制造业PMI初值降至50.6,创10年以来新低,同时大幅不及预期及前值;其中,新订单指数自20098月以来首次下跌。5Markit服务业PMI初值也降至50.9,创20162月以来新低。

 

发达国家不约而同爆出令市场失望的制造业数据,进一步抑制了市场风险情绪。隔夜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收跌4.55%,报67.76美元/桶,创313日以来新低;WTI 7月原油期货收跌5.71%,报57.91美元/桶,主力合约同样收创313日以来新低。

 

美油库存新高,原油需求蒙上阴霾

 

除经济数据疲软,市场对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市场情绪消沉的影响之外,美油库存刷新高进一步对油价构成下行压力,使国际油价在中东地缘政治问题的背景下仍然出现大跌。

 

北京时间22日周三晚,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上周EIA原油库存不降反增,环比增加474万桶至20177月以来最高水平。

 

此前,市场预期美油库存减少170万桶,而上周则是连续第二周的超预期增加。

 

同时,上周美国原油平均产量为1220万桶/日,也较一周前增加10万桶。分析师认为,产油增加叠加精炼厂设备利用率的下降,导致了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

 

CNBC援引摩根大通亚太区石油和天然气研究主管Scott Darling表示,地缘政治事件给油价带来的风险溢价只是短期的,美油产量的稳定上升终将削弱其对油价的影响。

 

油价下跌带动英国石油、荷兰皇家壳牌等石油公司股价同样出现大幅下挫。

 

全球贸易局势不明朗,生产商受损

 

另一方面,贸易形势的变化显然大范围地抑制了全球金融市场情绪,进而导致原油市场需求前景萎靡。

 

IMF首席经济学家Gita Gopinath等人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此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商业和金融市场情绪,并导致投资和贸易增长放缓。目前的关税已经对贸易数据带来明显的影响,对中国、美国及其贸易伙伴都产生了影响。

 

IMF指出,关税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有限,但进口价格急剧上涨将从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侧同时作用,使全球经济活动进一步放缓。如果关税范围扩大,在短期内,预计将使全球 GDP下降三分之一个百分点,其中一半影响来自商业和市场信心效应。

 

油价未来何去何从?

 

牛津能源研究所(OIES)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能够在未来推动油价恢复上涨的重要因素,还是OPEC的减产协议,而沙特阿拉伯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左右原油市场产量。

 

看多人士押注沙特阿拉伯将采取“坚定”的措施,保持目前收紧产出的立场,不会先发制人增产;看空者则认为,“政治”方面的限制迟早会迫使沙特增产,如果时机不对,市场将再次失去平衡。

 

目前来看,在6OPEC就是否延续减产协议进行谈判后,原油市场存在三种可能的场景:

 

如果OPEC坚持减产,2019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比上半年上涨5美元,在今年晚些时候将超过每桶77美元;如果他们通过消除对减产的“过度服从”来增加市场供应,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会维持在70美元左右;而如果他们完全退出协议,油价可能会跌至60美元。

 

上述分析基于平稳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但OIES同时也表示,不能排除经济低迷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更悲观的经济前景加上OPEC“不合时宜地”退出减产协议,就可能导致油价进一步跌至50美元。

 

OIES也在报告的最后毫不客气地指出,原油市场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历“腥风血雨”。

 

摘自:“和讯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