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9日至04月13日 第683期

海外基金视窗

 

《和讯网》49日,清明节前后,中美再次就贸易争端开启数轮交锋。

《和讯网》410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114,创两周以来最低水平。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价报6.3107,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跌80点。

《和讯网》411日,俄罗斯汇灾卢布两天大跌8%,俄央行暂不救市

《和讯网》41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上次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预期乐观,认为通胀率将进一步回升,未来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加快。

《和讯网》413日,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Dan Ivascyn认为,目前市场的风险高于2016年,那一年市场遭遇了英国脱欧以及美国大选。

 

弱美元趋势或持续

 

美元指数自2017年年初创下十四年来的高点后持续下行,今年2月更是创下了三年低点,累计下跌幅度将近15%。在这一下跌周期中,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美联储连续收紧货币政策,然而美元指数不仅没有走强反而疲态难改,连连下行。来自内外的几大不同因素决定了弱美元趋势可能仍将持续。

 

首先,以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外部经济体加速回暖。2017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为2007年以来最快增速;日本增长1.6%,比2016年提升0.6%。欧元区制造业PMI曾创下56.8的新高,日本制造业PMI也曾创下2014年以来最高值。欧、日和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差距在2017年逐步收窄,有力支撑了欧元和日元汇率的回升。在2014年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时,市场资金纷纷流向美国,美元兑欧元汇率迎来了一波20%的剧烈攀升,现在与当时情况相反,在美元指数中占57.6%权重的欧元,占13.6%权重的日元持续向好,这就加速了美元指数的下行。

 

其次,市场对欧、日和美国货币政策预期不同。与2014年刚结束量化宽松时相比,美国已处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中后期,经过长期沟通,市场对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预期比较充分,已难以让市场兴奋起来。而随着欧洲和日本经济改善,汇率对欧、日货币政策的变化更加敏感。欧央行已逐步削减每月购债规模,20181月起缩减至300亿欧元,最快在今年三四季度结束。欧洲的复苏甚至让更多投资者相信,欧洲央行在经济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将提前结束其债券购买计划。日本央行1月初小幅减少购债规模也引发了关注。在欧日货币政策考虑转向的初期,市场担忧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在美欧日同步复苏的背景下产生了对美欧、美日货币政策不同的预期,导致欧、日元持续走强,美元持续弱势。

 

第三,维持弱势美元格局是美国政府实际上所希望看到的。尽管美国表面上说希望看到强势美元,但实质上美国近来更愿意奉行弱势美元战略。因为弱势美元可以给美国经济带来许多实质好处,如改善贸易失衡,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美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

 

第四,美元走势受到美国庞大的“双赤字”拖累。美国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企业减税、增加军队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支出,导致了美国“双赤字”(财政和外部赤字)。而“双赤字”将由欧元区、日本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储蓄盈余以低利率提供资金。这让美元变得不再那么吸引人。

 

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弱势美元态势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利处。数据显示,美国出口2017年在弱势美元的帮助下贸易额已经基本恢复至2014年的水平。弱势美元对美国跨国公司的业绩也会起到提振作用,并促使海外资本回流美国。苹果、微软、强生、埃克森美孚和宝洁等美国跨国公司将海外销售收入和利润转换成美元,其海外营收和利润的价值会得到相应提升。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企业业绩的持续提升,美国三大股指——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2017年分别累涨19.4%25.1%28.2%,均创2013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并且数十次突破历史新高。

 

综上所述,考虑到弱势美元是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且全球其他经济体正在逐步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美元指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疲弱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

 

摘自:“和讯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