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8日至09月01日 第656期

海外基金视窗

 

《和讯网》828日,在金砖合作的下一个10年,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推动“金砖 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 力之一,同时也是延续“金砖国 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

《和讯网》829日,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数字加密货币ICO(数字资产首次发行)正越来越狂热。在ICO狂热的背后,监管的步伐也随之而来。

《和讯网》830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0日夜间在沪宣布,其董事会批准了四个来自成员国的贷款申请,其中中国的两个贷款项目是位于湖南的湘江治理项目和位于江西的节能项目。

《和讯网》831日,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机制在过去十年已在经贸、财经、工商、教育、科技等领域形成了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其中,于2015年在上海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前身为金砖银行)已逐渐成为金砖国家创新金融发展的机构。

《和讯网》91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第一副行长尼古拉·采霍姆斯基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厦门金砖峰会期间,金砖五国将签署有关使用本币相互贷款和相互承认评级的协议。

 

国际格局变革下的金砖国家合作新路径

 

93日—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厦门举行。作为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盛事,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无疑将成为继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又一个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主场舞台。此次会晤将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主题,推进包括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全球治理等方面进程,届时,接棒金砖国家主席国的中国将会促成怎样的会晤成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贡献“金砖力量”,无疑将受到世界瞩目。

 

如今,金砖国家携手走过了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伙伴关系的“金色十年”。尤为难得的是,在国际格局悄然生变,尤其是逆全球化浪潮日趋泛滥,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选择站在了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边。然而,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对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彼此间合作该作出怎样的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全球治理需求,继而开启金砖合作的新未来?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应使金砖国家真正成为“金砖”而非“石头”

 

中国经济时报: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依旧的大背景下,全球治理正朝着寻找新对策的道路而努力,金砖国家合作显然位列其中。不可否认,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并没有迎来理想的持续性复苏,表面上看,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全球多边合作机制受阻等,似乎都在朝着去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你认为,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何?

 

陈文玲:近年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全球治理机制重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全球经济低迷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甚至存在进一步下行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从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看,分化亦十分明显。其背后正是因为国际格局经历着变革和演化。

 

自“二战”以后,特别是1945年之后建立了全球治理的框架和体系,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实际上,美国一直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旗手,最近这个旗手已经倒戈不干了,所以世界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非西方国家的GDP总量已经超过50%。现在世界变局非常深刻,并且非常快。从全球格局深刻调整和演化来看:

 

第一,南北关系发生了深刻演化。现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不仅仅是表现在GDP的总量超过全球50%,也表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话语权也在迅速提高。

 

第二,变化最大的是新旧动能的转换。全世界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新动能。过去的工业革命是技术革命和生产方式的革命,这一次的革命是人的思维方式的革命,是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这种革命会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产业,形成制造业的新业态、服务业的新业态、贸易的新业态,会导致业态变革和商业模式的演化。新的技术也会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方式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且这些变化是不可阻挡的。

 

摘自:“和讯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