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视窗
美国个人投资者 持有基金更有耐性
《中证网》5月4日报,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周五公布,第一季利润大减64%,低于分析师预测,因能源价格大跌打击该公司业绩.
《中证网》5月5日报,美国地方破产法院批准了克莱斯勒向美国财政部贷款45亿美元的请求,此举为克莱斯勒赢得了喘息时间和资金以完成近期计划对其大部分资产进行的拍卖。
《中证网》5月6日报,集成电路制造商意法半导体(NY:STM)日前公布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亿美元,同比下降33%;亏损5.41亿美元,上个季度和去年同期亏损分别为3.66亿美元和8400万美元;每股收益-0.62美元。
《中证网》5月7日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日在新加坡发表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明年中期之前全球经济不会复苏,而亚洲经济持续复苏仍需时日。
《中证网》5月8日报,欧洲央行7日宣布计划购买总额达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当天表示,有关这一计划的细节将在6月份召开的下次决策会议上公布。这意味着,继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央行之后,欧洲央行也开始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动荡的市场面前,共同基金散户投资者比那些对他们评头论足的人表现出更多的镇定和平和。”这是一些基金管理者在最近一次座谈中的体会。
自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与很多机构投资者不同,大多数的散户投资者,尤其是那些退休账户的投资者,在金融风暴面前并没有慌不择路,很多人坚守自己的投资组合。
去年9、10月间,由于市场的大幅下挫,大量机构投资者大量撤出资金,尤其是当一些基金跌破面值的时候。一项对美国基金投资者的非正式调查显示,约1%的客户“永远离开”了市场。今年以来,共同基金业中股票基金2月资金净流出金额达到250亿美元,3月份这一数字达到了275亿美元。
针对两者截然不同的表现,美盛基金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费汀说:“造成两者反应差异的
一个主要原因是机构投资者更看重资金的短期回报,而相对来讲,散户投资者更多的希望是自己的投资能够在退休之后兑现。对于他们来讲,基金投资只是他们生活中众多事情中需要
关心的一件事,但是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意义完全不同。”
研究表明,当金融风暴袭来之后,大多数投资者通过削减开支,增加储蓄等方式来应对,改变投资策划被排在了行动计划的后一部分。
伯纳德是美国一家投资机构的副总裁,他认为市场低迷恰恰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说:“对于20-30岁的投资者来讲,现在的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过对于那些即将退休的人来讲,他们对未来的担心会远远高于一般投资者,因为他们的损失很难在短期之内弥补。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也是这些临近退休的投资者坚持持有基金的比例最高。”
美盛基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费汀认为,“历史的经验表明,如果你处于恐慌状态,把基金或者股票投资全部转移成债券或者现金,你同样不会取得好的回报。这种做法可能在短期内让投资者感觉良好,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投资往往缺乏长远的规划,因为受益情况很难在短期内恢复。”
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市的美国基金商——百能投资公司(Putnam)首席执行官罗伯特?雷诺普特南建议投资者更多地考虑“目标期限基金”,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接触股票,等到基金期满的时候再提取资金。
不过在2008年,一些即将在2010年到期的目标期限基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合中陷在股票市场里,这意味着他们蒙受了沉重的损失,尤其是那些认为基金投资可能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尽管如此,伯纳德还是看好这些目标期限投资基金。他认为目标期间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缓冲与利益。
摘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