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视窗
主权基金趁危机大举进军欧美
《中证网》10月13日报,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负责人布朗近日表示,金融危机阻碍农业领域的长期投资,全球粮食安全仍面临威胁。
《中证网》10月14日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发展委员会12日发表公报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正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政策考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帮助国际社会应对目前这一系列严峻挑战,尤其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由此带来的冲击,并从中吸取相关教训。
《中证网》10月15日报,欧盟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8月份的工业生产比前一个月大幅回升1.1%,同比则下降0.7%。
《中证网》10月16日报,美国劳工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美国批发物价指数比前一个月下降0.4%,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但降幅低于前一个月的0.9%。
《中证网》10月17日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包括工厂、矿业和公共事业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9月份下降了2.8%,是1974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金融危机牵动全球经济版图,专家指出,来自中东、亚洲和俄罗斯的主权基金利用金融危机的机会,大举在欧美收购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扮演的角色日渐重要。
德国曼罕欧洲经济研究所(ZEW)最新公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主权基金掌握的资金规模约二点三兆欧元,主要来源是中东的产油国,约占百分之四十五,以及仰赖出口累积大量外汇存底的亚洲国家,比例约百分之十八。
报告指出,主权基金投资欧美,目的是为本国企业开拓市场,避免经济过度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从二零零二年到去年为止的六年间,主权基金投资欧美企业的金额成长幅度超过四倍,去年的金额高达四百三十亿欧元,今年上半年也有两百一十六亿欧元。
其中投资额最高的是新加坡主权基金投资瑞士银行和花旗银行各七十亿和四十七亿欧元,还有科威特主权基金入股美林公司的四十四亿欧元。
该研究所指出,随著金融危机扩散,主权基金发挥了稳定的作用,透过长期投资提供银行急缺的资金,同时也趁股价大跌之际,入股全球的金融服务业。
除了银行外,股票交易所和知名的大企业也一样引起主权基金的兴趣;报告指出,卡塔尔主权基金去年分别收购伦敦证交所百分之二十和斯堪地那维亚证券交易所(OMX)百分之十的股份,欧美的大企业例如奇异塑料、跑车制造商法拉利、以及旅馆连锁业,也是主权基金投资的目标。
摘自: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