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6日至04月08日 第368期

海外基金视窗

 

《中证网0406日报 当地时间本月4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重申其对于美国当前面临的通胀形势及通胀预期的看法,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带来的通胀压力是“暂时的”,通胀预期是“可控的”,这是继31在国会作证、315发表最新一期议息会议声明之后,伯南克又一次重申上述观点。

《中证网0407日报北京时间47日晚间消息,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做出了不出市场预期的利率决策,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的历史低位。英国货币政策制定者依然面临着两难抉择:英国的通胀率持续高于目标位,而经济前景依然黯淡。

《中证网0408日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日本311发生的大地震必然会对当地的生产、基础设施及其他经济存量等造成重大损失,日本今年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会出现大幅下滑甚至是萎缩。不过,该行预计,日本经济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回归正轨,因灾后重建将刺激私人投资,进而提振该国经济,日本20112012年的经济增速或将达1.5%1.8%

 

全球基金巨头投资决策或将本土化

 

“未来将会出现全新的投资方式,越来越多的投资决策会在当地进行。这并不是说由同一个投资经理来指手画脚,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来进行投资,因为整个市场太复杂了,有那么多的股票。越来越多的分析工作是由当地的基金经理和投资分析师进行的。”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投资总监史蒂文?多佛如此感慨地表示。

 

面对越来越多的分支机构和变化多端的市场,即使建立大中华区的国际基金业巨头也开始审视如何优化投资决策,让更多的中国基金经理主导投资决策。史蒂文?多佛大胆提出建议,在全球性基金巨头的版图中,诸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分支机构中进行的投资,应该由当地基金经理来主导,而非仅仅依赖美国或欧洲总部的基金经理来掌控投资大权。

 

“我觉得未来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在印度、巴西等其他地方进行的投资决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行为。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希望本国的投资是由美国人来负责的,欧洲也是这样希望的,但是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非常可能在中国进行的投资行为就是由中国的投资经理来进行的,这也是我今天想探讨的话题。” 史蒂文?多佛直言不讳地说道。

 

回顾全球化的基金公司发展历程,史蒂文?多佛认为,从基金投资模式看,最早的时候,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都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直到出现国际投资需求。1953年,美国第一个全球投资公司成立,当时管理人看到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情况后觉得,欧洲和日本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随后,整个基金行业开始全球化,出现很多全球性的投资经理,这些基金公司雇佣外部分析人员,然后在伦敦、纽约和香港各地工作,分析师办公室遍布全球各地,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在34个国家都有分析师。

 

不过,目前国际基金业的投资力量相对集中,人员配备集中在纽约、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区,投资决策受总部影响较大。史蒂文?多佛坚定地认为,全球性的跨国基金公司这种集中化的投资模式将有所改变。

 

史蒂文?多佛说道:“未来将会出现全新的投资方式,越来越多的投资决策会在当地进行,并不是由同一个投资经理来指手画脚,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来进行投资,因为整个市场太复杂了,有那么多的股票,越来越多的分析工作是由当地的基金经理和投资分析师进行的。”

  

  

摘自:《上海证券报》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