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视窗
全球主权基金打响翻身仗
《中证网》7月26日报,日本财务省26日公布的贸易统计速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出口相抵后日本实现贸易顺差3.4009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87.6日元)。
《中证网》7月27日报,值得注意的是,位居美国银行业前三位的高盛集团、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盈利水平低于预期,与2009年底至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大幅回升形成鲜明对比。从已公布业绩的几家大型银行的情况来看,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二季度交易收入锐减。市场交易活动的放缓和流动性的缺乏,是交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中证网》7月28日报,据国外媒体昨日报道,据周二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地方政府今明两年可能会裁减将近50万个工作岗位,来适应房产税下滑、州级及联邦政府援助资金减少以及社会服务需求增长等不利局面。
《中证网》7月29日报,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18时11分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刚刚访问了印度,他这次印度之行主要目的是拓展经贸合作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他还呼吁印度减少贸易壁垒。
《中证网》7月30日报, 据美国媒体29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水域也发生原油泄漏事件,一条输油管道出现故障,已造成逾100万加仑原油流入河流。
随着金融危机阴云渐散,全球资本市场上“航母”级的机构投资者——主权财富基金纷纷收获不错的回报。统计显示,去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价值普升,多数取得了两位数的回报。另外有迹象显示,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组合中金融和地产资产比例下降,而矿产资源则持续受到追捧。
资产价值收复失地
对主权财富基金而言,2008年堪称悲剧性的一年。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投资价值缩水23.3%,损失达到创纪录的905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0年收益的总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亏损近400亿美元;阿布扎比投资局资产规模缩水1250亿美元;彼时刚成立不久的中投公司海外投资也出现了浮亏。
不过借助2009年市场的峰回路转,主权财富基金大多实现资产价值增长,收复了在金融危机中的失地。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IFSL)3月公布的数据称,去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组合价值按市值增长了15%。
几家主要主权财富基金均有不俗表现。挪威央行3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2009年回报率达到创纪录的25.6%,高收益主要基于此前投资仓位的迅速反弹。目前该基金资产规模为440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
同样在3月,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也公布了成立三十余年来首份年度回顾报告。报告虽然没有透露其去年的投资组合收益,但表示在截至2009年底的过去20年中,阿布扎比投资局年均投资回报率达到6.5%,过去30年的年均回报率为8%。
刚刚公布业绩的中投公司同样实现了较高回报。2009年中投实现净利润416.6亿美元,较2008年几乎翻番,境外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达到11.7%,总资本回报率为12.9%。
关注矿产资源
美国马萨诸塞州Monitor集团及意大利一家咨询机构日前披露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进行的股权投资总额为690亿美元,较2008年大幅下滑37%,主要原因是2009年初各主权财富基金因投资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遭遇重大亏损,大幅削减了在上述行业的投资。
相比之下,主权财富基金对矿产资源的投资热度则有所上升。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机构在6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传统而言建立在石油财富基础上的主权财富基金如卡塔尔投资局、阿布扎比投资局等在矿产投资领域早有历史,不过目前来看,非商品类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已进入这一领域。该机构认为,这些投资者主要来自对商品需求增长的国家,此外一些主权财富基金也希望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样实现多元化的投资。
以一直计划实现投资多元化的淡马锡控股为例。此前淡马锡曾聘请前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顾之博担任总裁,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意在增强其扩展商品领域投资的能力。尽管顾之博现在已经离开淡马锡,但这并没有阻止淡马锡的前进步伐,淡马锡此后分别投资加拿大的Inmet矿业公司和Platmin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业务。
据淡马锡最新财报,在截至
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机构认为,在“精明”的投资者看来,矿产开发通常充满了项目盈利和政治风险,在对金融部门投资仍面临巨额账面亏损的情况下,主权财富基金目前对进军另一个领域仍保持谨慎乐观情绪。不过矿业企业会乐于接受主权财富基金,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基金是稳固且具有策略性的资金来源,并且拥有更长远的投资眼光。
摘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