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5日至03月29日 第727期

基金同业动态

 

资管新规落地近1周年 公募基金加快创新迎接“周年考”

2018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算起,资管新规已经落地近1周年。1年间,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稳步提升,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等产品清算或转型稳步推进,货币基金规模过快增加得到管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境内12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达13.78万亿元。另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在过去20年里(1998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达2.1万亿元,近1年以来基金业的赚钱效应尤其明显。

 

如何看待资管新规落地1年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募基金如何应对挑战?在日前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举办的第14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暨资产管理高层论坛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郑富仕、华宝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黄小薏、西部利得基金公司总经理贺燕萍、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肖婉如、深交所基金部副总监陆文俊、上交所产品创新中心基金产品部副主管孙岩各抒己见。

 

市场需求变化带来挑战

 

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杜绝监管套利,弱化通道业务,严格控制杠杆产品,对于公募行业来说,依靠牌照优势跑马圈地的旧有格局将被打破,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等将加速清算或转型。在郑富仕看来,公募基金要努力适应新机遇和挑战,一是应积极引导资金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承担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二是与养老、教育、慈善公益基金等长期资金协调发展,承担提升百姓福祉、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责任;三是促进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承担引领长期投资等正确理念的责任;四是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与ESG投资,承担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肖婉如认为,资管新规让行业监管标准趋向统一化,公募基金行业将直面银行理财等公募资管产品竞争,主动管理能力、资源禀赋将成为左右未来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资管新规进一步明确公募基金底层投资品的属性,2019年以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进,债券市场创新融合等催生出科创板基金、组合债基金、跨市场债券ETF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公募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和底层投资品的属性凸显,将进一步丰富基金行业与其他资管行业的合作与创新。

 

资管新规实施近1年来,对于市场来说,最大的挑战仍是应对市场波动。黄小薏认为,由于信息披露几乎完全透明,加之开放式的每日申赎形式,公募基金大多采用短钱博取长期收益的模式。在目前A股仍存在散户投资风格、市场衍生工具不发达的局面下,对于公募基金现阶段创新发展的挑战很大。这就意味着公募行业必须坚守信托的责任及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

 

除了市场波动的挑战,还有来自金融开放带来的挑战。肖婉如认为,金融开放并不仅仅意味着外资进入,也包括基金行业内外的新型持牌机构加入,金融开放时刻都在推动着基金业内部竞争格局的变化。近期,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证券基金服务业双向开放等金融开放政策加快落地,随着MSCI、富时等国际指数纳入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全球资产配置标的分量不断增加,基金行业将受益于海外资本的持续投资。外资机构也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优秀的投资策略、人才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基金公司的竞合关系。

 

全流程创新应对挑战

 

再过3个月,规模3亿份以下的分级基金将正式退出公募市场,同时保本基金将在今年9月底前对投资者“说再见”。Wind资讯统计,截至328日,今年以来有3只分级基金、3只保本基金选择转型或清盘,另有14只分级基金转型申请处于待批状态,目前存续的34只保本基金将集中在近半年内密集到期。从已经转型和拟转型的基金类型来看,超七成选择转型为指数基金。此外,银华中证800分级则处在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投票表决期间。而泰达宏利瑞利分级则已于215日清盘。

 

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公募行业的旧产品转型或清盘步伐加快,新产品推出过程提速。孙岩介绍,2019年上交所有望加速推动公募REITs试点,加快发展住房租赁REITs等。在陆文俊看来,深交所未来也将努力满足市场需求,加大力度推进公募REITs规则出台及业务试点,力争取得进一步突破。

 

黄小薏表示,沪深交易所提出公募REITS有望成为公募行业未来有价值创新之一。过去30年中国地产行业创造的红利和价值应该和普通大众投资人分享,如果租赁收入等收益权可以成为一种投资的资产类别,那么通过公募基金这类大众理财方式发售基金产品,不仅能为市场提供新的固定收益品种,而且为养老资金等长线投资提供可持续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投资标的。

 

除了公募REITS,近1年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创新也成为行业热点。截至118日,近3个月共有79只指数基金提交申报,其中布局数量最多的是工银瑞信达8只,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沪深两市各类ETF198只,总规模达5773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股票ETF149只和3372亿元占据主流。

 

贺燕萍认为,过去仅靠少数基金经理调研奔波的发展模式将发生改变。未来以ETF等产品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型产品将成为公募主动类资产管理产品的重要补充,类似的数量化投资还有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大数据基金等产品。这些创新实际上是在市场数据不断丰富的局面下,投资者对被动投资的新需求,也对基金公司未来应对市场波动、估值调整、数据分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了产品营销、设计等方面,基金托管业务的创新是近1年来资管行业适应资管新规发展的重要保障。肖婉如表示,托管业务通过在托管人、投资人、管理人三者间建立制衡机制,确保信息公开透明、防范资金挪用乱用,有效保证了资管业务的规范运作,为投资者财产安全、资管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公募基金1998年率先引入托管机制,托管独立第三方外部监督的存在,有效地推动和强化了公募基金的运作规范性、稳健性。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未来基金业还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和托管机制,对规范基金治理结构、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强化投资者教育

 

资管新规推动行业变革,激发市场活力,也要求基金行业继续夯实投资者教育及合法权益保护的基础。

 

201810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指出,要建设基金行业诚信信用体系、深化责任投资原则和ESG实践、推动基金为养老服务、促进长期资本形成等方面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

 

黄小薏认为,投资者保护工作也应遵循ESG投资理念,其核心是关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倡导责任投资和价值投资。ESG投资理念不仅仅包括环保概念,还可以包括绿色建筑、生物多样性等、投资者数据隐私保护、公司绿色信息披露理念等。通过这些理念的落实,投资者保护工作有望少走弯路。

 

20185月《中国基金业社会责任宣言》发布,公募基金在投资者教育,社会责任履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贺燕萍认为,公募基金一元申购的低门槛设计,使得从出生起,就带着浓郁的普惠金融色彩,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模式和全透明的运作模式,使得公募基金具有全民监管的特色。公募基金是资产、资金两头在外的经营管理模式,好的口碑和市场认同度,使得行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投资者认知度的需求迫切性比较强。在资管新规落地近1周年之际,行业更应该秉承信托责任,践行打破刚性兑付、杜绝监管套利、防控杠杆风险等要求,从产品设计、营销、托管等各方面将投资者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摘自:金融界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