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同业动态
港股仍具投资价值 重点关注三大方向
随着基金2017年四季报披露完毕,QDII及沪港深基金的持仓及投资策略也浮出水面。从四季报中可以看出,去年的绩优基金主要配置互联网中概股,以及港股市场上信息技术、汽车、金融、房地产等板块的龙头企业。对于2018年的市场行情,基金较为一致地认为,“北水南下”的趋势仍将延续,加上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港股未来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在行业配置上,周期、金融、消费等板块是公募基金重点关注的三大方向。
QDII与沪港深基金“大丰收”
在美股与港股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专注于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和沪港深基金都在2017年取得了优异的业绩表现。据统计,QDII基金去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6%,其中,华宝海外中国成长混合、上投摩根中国世纪、汇添富全球互联混合等多只基金的全年涨幅超过40%。此外,带有“沪港深”字样的基金也几乎全部获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到19.73%。
梳理基金四季报可以发现,去年整体涨幅较高的互联网中概股,以及港股市场上信息技术、汽车、金融、房地产等板块的龙头企业均受到上述绩优基金的青睐。
以去年排名QDII基金首位的华宝海外中国成长混合为例,基金在四季度对汽车板块的吉利汽车、BRILLIANCE CHI和永达汽车均大幅加仓;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四季度的前三大重仓股分别是腾讯控股、工商银行和阿里巴巴;沪港深基金中名列前茅的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及中海沪港深价值优选混合,第一大重仓股均为腾讯控股。
“基于对企业盈利、估值和流动性的判断,我们认为市场的风险与回报配比仍然处于较有吸引力的状态。我们因此保持了组合的高仓位,并且在结构上向金融保险、消费与信息技术等领域倾斜。”工银瑞信沪港深股票基金在四季报中阐述。
基本面资金面支持港股继续向好
2018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继续飙涨,恒生指数连续创出新高。接下来港股行情将如何演绎?在华宝基金的基金经理周欣看来,今年前景依然乐观,基本面、资金面因素支持港股继续向好。
周欣看好港股的逻辑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二是港股相对于A股仍拥有明显的估值优势,与港股估值的历史数据纵向对比也并不贵。三是互联互通机制给港股市场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提升了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
在周欣看来,经历了2017年大幅上涨,港股估值仍然便宜。明晟中国指数扣除以高估值互联网为主的美国中概股,目前前瞻性市盈率为11.3倍,低于其历史平均的11.7倍,仍有上行空间。根据中金公司统计,海外中资股盈利增速2018年有望达到13.4%,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19.7%。
对于去年涨幅较大的股票,周欣认为今年可能需要时间消化,但是依然有部分市场预期仍不够充分的板块,比如房地产、大金融、周期类板块,今年大概率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就具体投资方向而言,周欣比较看好地产、金融、互联网、可选消费、教育、环保等行业,主要逻辑是上述行业估值不算贵,但成长比较确定。
对于近期港股市场热炒的“新经济股IPO”,周欣认为,新经济股确实是一些成长性比较高的标的,但是需要寻找那些具有扎实商业模式的公司,并关注其估值,因为在“新经济”的概念下,会鱼龙混杂,需要仔细分辨,真正好的商业模式往往是稀缺的。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经过多年淘洗能够真正发展壮大的企业数量极为有限。
华宝基金周欣:港股正在发生“深入骨髓”的质变
研究和投资港股十多年来,周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真切地体会到,当下的香港股市正发生着势不可挡的质变。
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资金面的实质性改善。在沪港通刚刚开通之时,主要是以北上资金为主。在2016年深港通开通之后,由于港股相对于A股拥有明显的估值优势,且A股市场价值投资开始盛行,市场发生了方向性变化。不断奔腾南下的资金,给港股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其次是资金主体的投资风格转变。相对于A股市场长期以来小盘股溢价的特征,港股市场呈现大盘股溢价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海外资金是港股市场的投资主体,而这些海外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体量较大,对流动性要求较高。加之人力有限、研究成本较高等原因,海外机构投资者不得不更多地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大盘股,导致尽管有些中小盘股票成长性优于大盘股,但其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随着内地资金的大量涌入,且内地港股研究人员较多,对香港中资股票研究更加透彻,港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摘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