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同业动态
债基掀起集体“分红潮”
两个月内央行三次降息,改变了货币市场风向。随后,债券收益开始飙升,不少债券基金出现了6%甚至10%的正收益。在股市陷入低迷之时,债券基出现了“集体分红”更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已有11只债券基金分红,占总数62只的17.7%。
债基集体逆市“分红”
今年7月1日以来,股市下跌,基金损失惨重,老基金的持续申购和新基金的发行情况都不容乐观,基金公司若在此时进行分红,只会令基金份额缩水。根据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仅有8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分红,占总数293只同类基金的比例仅为2.7%。
但是,受益于政策转向的债基却吹响今年分红的“号角”,三季度先后有11只基金宣布分红。日前,嘉实基金发布公告称,分配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0.063元。至此,嘉实超短债基金在本年度前10个月实现了月月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累计分红0.302元。
同时,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日前也发布公告,称将于
在股市下跌而债市收益率走高的情况下,债券型基金分红情况明显好于股票型基金。在今年下半年实施分红的19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共有11只,超过半数。
而且,部分债券型基金在下半年不到3个月时间里,分红次数已多于一次,如华夏债券就分红两次,而嘉实超短债则进行了3次分红,成为名副其实的分红“冠军”。
股基对分红“退避三舍”
为何债基成为分红冠军,而股基却对分红“退避三舍”?中信证券基金分析师洪为分析指出, 在目前的情况下,股票型基金纷纷跌破面值,如果股票型基金进行分红,基民肯定不会将红利再投入,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带来的实质影响就只能是面临净值缩水的境地。
所以,现在是股票型基金不愿意分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除货币市场基金外,其余各类型基金可分配净收益共计近3500亿元。
但是,债基却演绎着与之不同的收益曲线。去年,股票市场火爆之时,债基收益却相形见绌,而今年股票市场出现巨大调整后,资金开始寻找“避风港”,收益稳定的债基便大受青睐。
同时,货币市场的松动,央行的连续降息更将债券市场推向牛市,因此债基收益逐步走高。
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债基收益走高给分红带来了可能,同时债券市场已开始出现回调,因此及时兑现红利可以让投资者落袋为安,同时也可以更多吸引投资者再次申购或促使老客户红利转再投资,这也是基金公司扩大人气的营销手段。
摘自: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