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9日至7月23日 第335期

基金同业动态

 

华宝兴业基金2010年第2季度报告中,各基金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宝康消费品基金:展望三季度,从实体经济领先指标看,基本面上仍继续回落,宏观数据将反映到企业盈利的微观层面,企业利润增长速度有回落可能。从近期政策强调调结构以及对发改委停批所有新报城投类债券等举动看,短期内政策仍没转向的苗头,市场对二次探底的担忧仍然存在。

 

在市场充满悲观预期的时候,我们并不排除未来政府紧缩政策有部分转向的可能,毕竟调结构是以一定增长为基础的。从目前通胀指标看,未来两月基本到了顶峰。特别6月原材料购进指数环比大幅下滑,通胀的下滑给了政策转向的空间。同时,我们认为后续政策也会有保有压:由于地产价格仍高高在上,政策仍将保持打压态势,作为对冲地产对经济负面影响的手段——中西部基建、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化、消费、节能环保、农业等方向将大力扶持。不过由于客观上政策腾挪空间远小于08年底,且目前经济数据仍处高位,后续刺激政策可能是维稳性质,而行情也进入平稳期,以观察政策和经济的进退。

 

综上所述,从经济基本面、估值和市场配置多方面出发,下个季度我们一方面在“衣食住行康乐”、节能减排、新能源、3G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新疆、海南、安徽等代表的区域板块中精选个股,也会布局可能存在的反弹受益板块。

 

感谢持有人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在后续投资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勤勉尽责,努力实现消费品基金的良好表现。

 

 

宝康灵活配置基金:展望三季度,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已见效,中国经济热度明显降低,主要行业的景气程度将趋于下降,企业盈利预期将逐步下调,预计四季度这轮经济下降才可能见底,并可能于2011年一季度重新回升。因此,三季度可能是经济和企业基本面都不断下降的阶段,通常股市在这样的阶段表现都不会很好,这也是股市短期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基于两方面原因,我们并不过于看空三季度的市场表现:一方面,股市下跌已经较充分反映了基本面的不利因素,主要行业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很低水平,具有了明显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已逐步认识到经济正趋于变差,三季度政策调控方向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进行微调,“二次探底”可能性较小,市场可能迎来阶段性的或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中长期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动力切换的时期,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减弱,城镇化、消费和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将上升,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增长点正在酝酿过程中,经过一两年的整固后,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而代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将具有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随着近期中小盘股的显著回调,部分高成长中小型公司开始进入合理估值区域,这也将逐步提供中长期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指数化投资为主的选时操作,积极调整仓位,争取把握可能出现的阶段性整体机会;同时,也将少量介入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行业和公司,争取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我们将努力为投资人创造好的回报。

 

 

宝康债券基金:从欧美领先指标来看,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基本上已成定论。中国下半年的GDP增长也会回落。在这一背景下,股票市场会上下波动,寻找底部。自4月份跌穿2900点之后,大盘一路下跌,快速接近2300点。 受此影响,中小盘开始暴跌。由于他们上市时的估值都已很高,应该还有大的下降空间。利率产品在3季度上下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关键是看接下去的CPI的走势。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属于中性。信用债经过上半年的涨势之后,现已处于胶质状态。信用债整体上收益率难有大的下降空间。如果下半年新债供给大幅增加,市场供给均衡会被打破,好的投资机会也许会浮现出来。目前是持有、观望状态。

 

可转债估值趋于合理,但真正价值体现可能还要一段时间。需要耐心等待。毕竟除了中行转债上市发行外,其他转债比如工行转债近期也会上市。短期看,转债市场的扩容给转债估值带来压力。

 

2010年是一个复杂的投资环境。市场波动大,控制风险至关重要。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机会创造回报。

 

 

动力组合基金:展望三季度,海外市场仍未稳定,欧洲的财政减赤计划最终也会导致全球总需求的萎缩;国内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投资减速、流动性趋紧等诸多困境,微观经济效益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资本市场由于信贷投放依然偏紧、新股发行未见减速,也不支持反转的产生。未来如果存在机会,只可能在于政策的阶段性放松,但总体来说也只是反弹,并不可能改变趋势。从技术面来看,在经历了1个半月的横盘后,市场终于做出方向性选择,预计在短期内这一横盘的平台很难被迅速收复。由于小盘股累积的超额收益过高,因此我们预计接下来的调整仍未结束,整个三季度的行情仍不容乐观。

 

综合目前的市场情况,我们认为应适当控制仓位,尽量规避高估值的中小盘品种,适时加大对低端必需消费、区域建设、现代化装备、现代农业等行业的投资。未来本基金将更加注重投资的安全性,重点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模式,选取可靠的投资品种,适时调整仓位与行业配置,为持有人进一步创造回报。

 

 

多策略增长基金:近期关于中国经济减速并“二次探底”的讨论日渐升温。而股票市场也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一个国家的制度演进、人口结构、资源禀赋、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带来经济的起飞。而同时,经济也会在某一阶段因要素变化而增长缓慢。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红利似乎又到了十字路口。

 

我们认为,过去10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入WTO之后使得中国融入了世界生产体系,中国制造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环保成本得以走向世界。第二是十多年前的房改,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取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有实力进行政府投资,从而带动了各类的投资增长。

 

而自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遇到了瓶颈。

 

首先,由于危机的爆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锐减,自美国到欧洲,发达国家似乎都陷入了“去杠杆化”阶段。近期由于欧洲国家在08年的大量举债,其过高的政府负债率使得政府决策者已没有多少资源来刺激经济增长,也无从解决因希腊等国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因此经济调整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通过大量的出口产生了巨额的贸易盈余,引发投机资金涌入中国所短缺的有色、铁矿石等原材料,从而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需求的弱化和成本的高企所带来的就是经济引擎之一的出口的下降。

 

其次,房地产所激起的产业链和投资似乎也受到制约。随着管理层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日益严厉,商品房的成交量急剧萎缩,不但造成下游相关的建材、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需求下降,同时也使得原先政府获取土地出让金后大量进行基础投资和建设的模式受到影响。

 

在未来的制度变革中,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逐步提升居民收入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期,《求是》杂志刊登的李克强副总理关于经济转型的文章已经明确了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而关于减税从而提高消费占GDP比例的讨论又日渐升起。

 

我们的国家又一次地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中国未来的增长方式需要有远见的政治眼光。而对于公募基金的投资而言,我们也同样面临着转变。

 

首先是公募基金的市值占比在“大小非”解禁后快速下降,由最高近三分之一将下降到年底的接近百分之十,公募的资金优势未来将不复存在;其次,信息优势也将弱化,在“大小非”流通之后,大股东与原先法人股东对于公司存在天然的信息优势,而公募基金则将被弱化。

 

作为专业投资人,我们在目前阶段需要找到能够穿越此轮经济周期波动的行业和公司,因此我们认为,那些弱周期的消费和高成长的科技公司将是未来的明星行业。而那些强周期的行业则会在政策的放松下出现间歇性的机会。

 

“适者生存”,在诸多的转变中,投资理念可能也需要变化。“变”是永恒的不变,只有这样,基金经理才能长期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现金宝货币基金:展望2010年第3季度,货币市场利率将逐渐回落,但中枢会提高。银行信贷将维持平稳态势,也不排除下半年经济出现回落,银行信贷需求下降,超储上升。央行仍将维持货币市场资金的适度宽松状态。

 

6月份,因为货币市场资金持续紧张,央行减少了资金回笼力度;3个月央票、1年央票等发行量骤减,同时利率保持稳定。在第3季度,不排除货币市场利率重新回落到历史较低水平,但央行出于“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目标和适度管理信贷投放的要求,会回收流动性。估计货币市场利率会稳定在1.8%-2%之间。短端的央票等利率也会随着央行发行量的增加而稳定在历史均值附近。

 

 

收益增长基金:展望2010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影响股指走势的因素将更为复杂,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兼而有之。我们对市场的总体判断是:除非出现外力,市场将维持震荡向下的格局,但其中不乏机会,个股选择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得到体现。从风格上看,从09年四季度开始,中小市值股票相对于大市值个股超额收益明显,虽然我们之前判断20101季度存在风格转换的可能,但是我们也判断过程将是缓慢和曲折的。实际来看,1季度中小市值股票仍然具有较大的超额收益。但进入20102季度末,风格转换已经悄然开始。前期涨幅较大的小市值公司在估值与解禁双重压力下,必然会有价值回归的过程。总体而言,世界是平的,中国经济的潜力还巨大,在新经济出现之前,其实经济不平衡是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平衡的状况得到缓解:外贸依赖下降,东西部更加平衡,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充分,各种要素价格、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那么,从人均福利的角度看,传统经济在内需方面,无论投资和消费结构性升级仍有很大空间。我们的投资策略将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重点关注业绩明显改善的行业和个股。行业中的领先公司或者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公司,有可能在经济震荡中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这类公司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09下半年年以来累积的大量新上市的公司,其中不乏成长性突出,行业空间巨大的好的投资标的,我们也会在其中挖掘。

 

具体投资策略而言,估值很低的金融,业绩持续增长的医药,低端劳动力的重大拐点长期利好机械装备,节能减排,化工新材料,铁路设备,3G应用,文化传媒等都是我们将密切关注行业或者投资主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精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制造业龙头、需求增长稳定的消费类公司和估值更低的股票,同时关注被错杀的板块。

 

 

先进成长基金:对于未来市场走势,我们保持乐观的判断。虽然中国经济面临调整结构的艰巨任务,但绝非一蹴而就能够完成。而且,成功的结构调整必将以适度的经济增长为前提。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过于悲观,中国的内需和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由于未来刺激政策的逐渐正常化,特别是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我们也不认为未来存在系统性大牛市的机会,市场更多地将演绎结构性的行情。就3季度而言,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我们判断投资品板块有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行业精选基金:展望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将导致投资结构性放缓,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出口将从前期的高水平增长回归正常,人均GDP的提升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的改善将提升消费水平。中国经济也将从以往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大消费、新兴产业、新区域为主要推动力的增长方式转变。

 

从短期看,政策面上进一步严厉紧缩的可能性降低,经历前期的大幅下跌,股票市场的估值风险已在较大程度上释放。下半年政策只要有所放松,前期大幅下跌的周期性品种将有机会出现反弹。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遵循均衡配置、有所侧重的原则。一方面,衣食住行康乐等大消费、新产业、新区域将是我们配置的重点,不仅在下半年,更看重其中长期的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前期大幅下跌的周期性品种,如金融、地产、煤炭等,我们也将适当配置,以抓住传统行业估值修复带来的波段性机会。

 

 

大盘精选基金:展望2010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影响股指走势的因素将更为复杂,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兼而有之。我们对市场的总体判断是:除非出现外力,市场将维持震荡向下的格局,但其中不乏机会,个股选择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得到体现。从风格上看,从09年四季度开始,中小市值股票相对于大市值个股超额收益明显,虽然我们之前判断20101季度存在风格转换的可能,但是我们也判断过程将是缓慢和曲折的。实际来看,1季度中小市值股票仍然具有较大的超额收益。但进入20102季度末,风格转换已经悄然开始。前期涨幅较大的小市值公司在估值与解禁双重压力下,必然会有价值回归的过程。总体而言,世界是平的,中国经济的潜力还巨大,在新经济出现之前,其实经济不平衡是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平衡的状况得到缓解:外贸依赖下降,东西部更加平衡,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充分,各种要素价格、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那么,从人均福利的角度看,传统经济在内需方面,无论投资和消费结构性升级仍有很大空间。我们的投资策略将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重点关注业绩明显改善的行业和个股。行业中的领先公司或者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公司,有可能在经济震荡中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这类公司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09下半年年以来累积的大量新上市的公司,其中不乏成长性突出,行业空间巨大的好的投资标的,我们也会在其中挖掘。

 

具体投资策略而言,估值很低的金融,业绩持续增长的医药,低端劳动力的重大拐点长期利好机械装备,节能减排,化工新材料,铁路设备,3G应用,文化传媒等都是我们将密切关注行业或者投资主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精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制造业龙头、需求增长稳定的消费类公司和估值更低的股票,同时关注被错杀的板块。

 

 

增强收益债券基金:展望20103季度,宏观经济面临下调风险,政策也可能微调,通胀走势面临需求端下行与成本推动的矛盾。不确定性是经济与市场的常态。力争在不确定中看到一些较为确定的东西,也许市场能提供更直接的信号,尤其是当对经济认识缺乏信心的时候。通胀形势,就不确定,货币量与要素成本上升,通胀上行;但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也许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低增长,也不排除经济骤然失速的可能性,势必通胀下行。利率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机会在假设中产生,风险在现实中感觉。

 

股票市场,鉴于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将处于反复震荡寻底的过程;但政策也可能微调,会在局部或者某个阶段产生涟漪。估值等指标来看,市场分布两极化,宏观相关的大股票大行业估值偏低,但弹性也大;宏观关系相对不紧密的中小股票中小行业估值偏高;决定估值的还是未来的预期,但局部估值的高估与低估也可以看出市场的情绪,目前市场的情绪还是有些躁动,从股票的绝对价格的分布可以看出,5元以下的股票跟历史相比还是太少。

 

总之,我们将本着绝对收益的思路,力争为基金持有人创造可观的正收益。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