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6日至11月20日 第302期

中国经济观察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王自力

 

金融危机难撼人民币升值趋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人民币汇率仍然具有长期升值趋势。

 

人民币升值天然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发行机制和发行方式上,人民币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货币存在根本的不同。

  

首先,从发行机制看,人民币是按经济原则发行,欧美货币发行则按财政原则。人民币发行的经济原则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货币发行。这种发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增加货币投放,以适应和满足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不会引起物价的大幅波动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与欧美货币对应的财政发行原则,主要是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或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或其他政府债券。其结果是货币发行出去后收不回来,最后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为避免人民币走向财政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第29条规定:“财政部门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其次,从发行方式看,人民币币值与中国经济总量是相对应的,有物质生产作为基础,是一种债权凭证;而欧美货币建立在债务发行基础上,是一种负债凭证,它只与政府的负债额有关,而与实物价值无关。

  

因此,欧美货币与人民币同为货币,但在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符时,有着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在遇到危机时,欧美货币可以通过扩张负债来增加货币发行量,使货币“无中生有”,并产生自然膨胀型扩张;而人民币的发行量,只能以GDP增长和CPI情况为依据,再考虑到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不能无中生有。因此,在危机时代,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还可能出现货币发行量萎缩的情形。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之间的发行关系是反向关联,即人民币对这些货币,有着天然的升值性。

  

此外,在依赖出口推动GDP增长的经济中,由于以人民币衡量的GDP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出口,因此在人民币的发行规模中,有相当部分是由美元、欧元等外汇储备占款所构成。这样,人民币与主要外汇储备货币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

  

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就意味着这部分资产贬值。静态看来,就必然带来人民币的发行量对应于这部分发行量的萎缩,从而带来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反向关联,最终结果是人民币对这些储备货币升值。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和目前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的情况下,人民币受到的绝对影响更必然会使其升值。加之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成长很快,中国经济总量在迅速增长,因此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

 

以贬值促出口不足取

  

为挽救近几个月来中国外贸活动的颓势,有人提出通过制造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的建议。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当前情况下,这种建议对人民币而言,很可能得不偿失。

  

一方面,目前金融危机已导致美国、欧元区与日本三大经济体集体陷入衰退,中国对这三个经济体的出口分别占总额的18%21%8%。在20085月时,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的同比增速一度达到近期峰值33.20%,随后则逐月回落,到200811月竟创下十年来最高负增速-9%,较10月下跌26.6个百分点。可见,贸易活动全面萎缩正在成为现实。

  

试想,如果一半以上的进口需求同时萎缩,不论中国政府怎样刺激出口,出口行业都很难实现增长。换句话说,当前抑制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不在汇率,而是全球衰退所产生的外需萎缩。因而用汇率贬值的办法刺激出口,作用十分有限。相比于三年来人民币高达20%的升幅,幅度甚小的贬值很难使出口颓势迅速逆转。

  

另一方面,短期来看,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往往是双方甚至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通过市场拉锯才达到均衡,并非一厢情愿就可成事。

  

本币贬值动作大了,外部压力也大,最大的反作用就是资金大量外流,这会是我们在流动性枯竭时最不愿意出现的格局。

 

危机时代的正确抉择

  

当前,中国应该沉下气来,顺势而为。在经济危机当中,从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级发展阶段走出来,加快转型步伐。尽管这种转型的过程充满痛苦,但却是必须经受的。

  

与此同时,要做好“过冬”准备,全力以赴地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当前特别应该注重诸多政策的综合协调运用,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包括收入政策、投资及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间的协调。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最有用、最见效的举措有三:

  

一是减税。降低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刺激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这是对企业最直接的支持,同时也保障了就业;另一方面,应尽快调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以刺激消费。

  

二是大规模缩减行政开支。对“三公”(公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费用必须坚决压缩。

  

三是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行政收费。对那些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还企业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

 

摘自《财经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