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至3月13日 第768期

中国经济观察

 

1-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16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25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5.6%,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12月份,新兴服务业持续发展,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继续增长,进出口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最新数据表明,在全球疫情助推的市场波澜中,中国经济“方舟”舵盘稳、续航能力强,具备显著的抗风险韧性。海外众多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得益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效显著以及经济前景向好等因素,中国资本市场正成为国际投资者追逐的投资热土,中国经济魅力愈发彰显。

 

近来全球金融市场巨震之际,中国国债受到海外投资者追捧,A股市场相对其他海外股市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跌性。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刊文说,为躲避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股市抛售潮,寻求避风港的全球基金正纷纷涌入中国国债市场,这使得外国持有中国国债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27万亿元人民币。

 

除债券市场外,近期中国A股市场受海外市场暴跌影响尽管也有所走低,但跌幅低于欧美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较好表现,只是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和治理成效的外在体现。外界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经济秩序有序恢复。

 

其次,中国经济抗压性强,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表示,随着工厂重新开工、库存得到补充,中国经济活动有望迅速复苏,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相对可控。

 

再次,中国具备政策空间优势。中国货币政策空间较大,利率相对于欧美国家处于较高水平,流动性投放工具也比较多。同时,中国政府财政状况稳健,为采取积极的财政应对举措留有空间。

 

最后,投资者看中中国资本市场“性价比”。股市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进行金融去杠杆、供给侧改革,A股市场也一直在调整,当前估值水平低于美股等市场。

 

债市方面,中国国债收益率明显高于欧美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6%,远高于美国十年期国债约0.7%的收益率。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相对其他主要市场表现较好,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市场走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其对外资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

 

谈到中国经济增长潜能,英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教授艾伦·巴雷尔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技术领先者”,并在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是“具有长期潜力的巨大优势”,“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向前发展,我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摘自:东方财富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