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2日至12月06日 第492期

中国经济观察

自贸区建设可助推汇率改革

 

 

过去35年,中国对外开放取得全球注目的成就,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论述,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网将邀请十位专家解析中国对外开放新方略。今日推出第五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梅兴保专访。

 

“加快自贸区建设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重大体现,也是我国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重大措施。”——梅兴保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在推进上海自贸区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区。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梅兴保对中国网记者表示,这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重大体现,也是我国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重大措施。

 

上海自贸区建设试点为将来提供经验

 

梅兴保表示,自贸区在国外有很好的经验和范例,它在法律上处于境内关外地位,就是物理隔离,一般是港区联合,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现在是海港区域联合,将来也可以建航空港和一般区域联合,这样可以综合发展。”他说。

 

梅兴保认为,目前,我国选取一些重点区域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上海正在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有了成功的经验后,深圳浅海、珠三角、渤海湾、内地沿边等其它地区自贸区建设也会加快。

 

各省市不可能都建自贸区

 

梅兴保表示,在若干地区建自贸区是可行的,这些自贸区建设足以能够带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有的省份之间距离很近,比如,珠三角建了,距离珠三角较近的南方一些省市就没必要建了;加之建立太多的自贸区还需要更大的监管成本。”梅兴保说。

 

与周边国家合建自贸区意义更大

 

中国的自贸区建设战略是以周边国家为基础来扩大自贸港区建设,梅兴保认为与周边国家及海外地区联合建自贸区可行而且意义更大。“这是中国双向开放的表现,是向外国、海外开放,同时,也将中国的资本、人员、资源流通到外国去,这样利用双边优势发展起来会更快。”他说。

 

梅兴保认为,中国可以与东南亚国家、亚太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合建自贸区。中国是澳大利亚目前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目前正跟澳大利亚洽谈自贸区建设问题。中国与澳大利亚铁矿石贸易量比较大。”他说。

 

“东南亚农产品丰富,跟我们能形成互补,也可以考虑合作建自贸区,实现双边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梅兴保说。

 

自贸区可助推汇率改革

 

梅兴保认为,加强自贸区建设,是以开放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完善对推动其它方面改革有促进作用。“比如可以推进汇率改革。”他说。

 

摘自:《中国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