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
复旦大学
清理闲置土地就是清理土地腐败
虽然迟了一个月,国土部还是公布了闲置地信息。
大量存在的闲置地,成为资本市场寄生阶层食利而肥的最佳注脚。开发商主动闲置,是利用城市化房地产黄金发展期获取一本万利的收益;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是因为地方政府已在土地售出后获得地价款——在整个利益链条中,以青苗补偿等出让土地的农民成为最大的受损者,房地产的高价接棒者成为风险承担者,而那些诚实经商者隐性受损,他们的成本与获利少于囤地者。
闲置地数量惊人。去年12月,国土部曾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累计闲置房地产用地约
闲置地价款惊人。按照国土部的数据,2009年用作房地产开发用途的土地出让价款高达13391.8亿元,占出让总价款的84.2%,以1/10计,共1339亿,就算每年只增值15%,一年约获利200亿元。闲置地数量不会大幅增加,但土地溢价则远超15%。
这是保守的算法。汇聚网友的资料,闲置地的数量恐怕更大。随着清理闲置地风声渐紧,一些滑头的开发商拔脚开溜。广州的房地产专
东方海外兑现,另一则兑现而被新闻媒体穷追不舍的是北京工体四号地。2006年1月,经过126轮的举牌,李泽楷旗下盈科大衍下属高置投资有限公司以总价5.1亿元、超过1.1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抢得该地,至2009年7月,“正在兴建中”的工体4号地被作价8亿元转让给香港瑞安地产,扣除先期投入的建筑成本,这个甚至还未缴清土地款的项目,给李泽楷带来除税前大约2.1亿元的收益。什么也不干,举举牌、刨两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我认为,东方海外并不完全是因为无心恋战,而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主动配合国内打击囤地行动和避免囤地嫌疑,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囤积多年的土地获利套现,相信其中的利润应十分可观,何乐而不为呢?
闲置地历史悠久。从媒体披露的因政府原因造成闲置地的年代来看,北京最早的地块合同签订日是
1993年囤积至今的土地是地方政府的耻辱,是规则的耻辱,是深受资源短缺与高房价、收入不公之苦阶层的心头刺。国土资源部在1999年就正式颁发了《闲置土地管理办法》,2009年国务院又发布了更为严格的《关于集约用地的通知》,直到此次集中处理闲置地之前,一直置之高阁。国土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表示,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督促各地加快查处进度,务必于10月底前基本完成查处任务,结果如何,公众拭目以待。
闲置地让各方蒙羞,与其大动干戈表示处置的决心,不如以坚决的执行力印证规则的力量。因为清理闲置土地,就是清理土地腐败。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