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至1月8日 第309期

基金经理札记

 

动力组合基金  基金经理刘自强

 

反向交易者的回归

 

2009年年底,公司举行的一次大客户交流会上,一位客户对我说:“我觉得你胆子太小了,你看××基金,再看××基金,他们就对自己的观点非常自信,看好了就坚决投资,这种风格才让我欣赏!”

 

我不禁有些错愕了,因为她所说的两个基金在业内都是以风格凶悍著称,行业配置高度集中,追涨杀跌也是家常便饭,但真要说到业绩,却也波动极大。09年我的业绩虽落后他们,但幅度也不是太大。而若是从我接管动力组合基金算起,我的业绩反到比他们要好。所以在听到这样的评价时,我心里还多少有些不平。不过从2009年的行情演化来看,市场确实是在不断地鼓励配置的极端性,和操作的趋势性。这其中的逻辑我想是和这一年的特殊背景有关的。

 

2009年,是全球流动性史无前例大释放的一年,而实体经济的复苏却是亦步亦趋,直至年中才露出回暖的曙光。相应的,资本市场的强势更主要还是受流动性推动,业绩预测上调有限,但估值水平却大干快上,屡创新高。而对于不同风格的投资者来说,价值投资就常显得不合时宜,屡屡踏空;趋势投资却能够自我强化,强者恒强。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我在5月份时布局房地产,当时我自认为10个点的地产股已经超配,能够获得不小的优势。没想到地产股大涨后,我的优势却只保持了一个月,原来集中化的配置之风已然大行其道,市场上配置20个点以上地产的基金比比皆是,我反而成了落后份子。痛定思痛,我也曾想过要更加辣手一点,但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因为我一直认为,基金的本质还是一种通过分散组合来规避非系统风险的金融产品,这种产品更适合没有时间和精力、或是缺乏专业知识,但又希望分享证券市场长期回报的普通投资者。因此基金的波动特点应当是要比股票更平稳的。偏激的配置有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但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其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波动水平加大,如果偏好这样的产品,那投资者还不如直接买股票来得更痛快,基金也失去了其产品的本意。

 

2010年,经历了一年狂躁的市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流动性收紧的信号此起彼伏,而实体经济则恢复得愈加硬朗。在宽裕而不激进的流动性推动下,市场可能依然能保持强势,但其上涨的空间有限,其过程也会不断被加息、巨额再融资、行业调控、美元升值等因素所打断,趋势的持续性可能会越来越短,而反向交易者却可能重新获得价值。

   

我看,风格这种问题,我们还是多经历几次牛熊市再讨论吧。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