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第三产业&智慧产业&中证500增强 基金经理庄皓亮
通胀预期下保持乐观
今年以来的市场在春节前后经历了强烈的风格切换,从节前核心资产的暴涨到节后的剧烈调整,市场交易思路从核心成长股转变到交易通胀预期,同时“碳中和”“医美”等主题板块也在节后进一步演绎和发酵,使得2021年的市场“精彩纷呈”。
核心资产类白马股的节后回调提醒着投资者估值的重要性,而过去两年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也使得市场定价越来越迅速,往往市场风格的转变较为极致。低估值叠加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使得顺周期品种在节后占据了绝对的市场热度,投资者也对通胀有了一定的预期。相信后续随着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和大宗商品的持续演绎,该预期也会愈发强烈。分析海外市场,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中通胀和就业依然是核心,疫情带来的特殊时期政策补贴,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就业市场,使得实际通胀数据走高的同时,就业数据并未同步跟进,也造成了政策上的两难,未来美联储的操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通胀后续的演绎也存在多种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美债利率走势和各类经济数据进行判断。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全球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叠加未来可预见的大国博弈加深,市场操作难度加大。
当下投资者对于通胀的预期导致市场整体走势偏弱,但市场也并非毫无机会。眼下市场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水平在历史上非绝对高位。基于对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的信心,以及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需求的长期增长,我们依然对未来中国权重市场的长期表现充满信心。在通胀预期下,成长股估值短期会有承压,但对于真正优秀的企业,也是中长期的布局机会。当前时点下的三条主线,依然大有可为。其一是基于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无论是传统的衣食住行,还是诸如健康生活、医美、娱乐、智能电子等新兴需求,新老赛道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国家产业升级的进程下,必然会诞生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芯片制造、创新药、航空航天、高端机械等各个领域充分享受国内外市场的份额提升。其三是在能源革命浪潮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下,新能源、减排低碳等细分领域也展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成长空间。在今年市场经历过一轮大幅震荡后,依然有不少上市公司回到了前期高点甚至创出新高,这也说明了优秀企业的价值始终会被市场认知。
投资上常说“伴随优秀公司成长”,除了通过研究挖掘优秀公司之外,实际投资中的“价格”也很重要,这决定了未来的预期回报率,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回撤。因此针对各类资产的估值定价是核心投资能力之一。在市场极端行情之下,如何保持冷静分析至关重要,好公司好价格,这样简单却有效的投资理念,需要贯彻“知行合一”并长期践行才能获取丰硕的果实。投资之路道阻且长,践行投资理念也非一日之功,唯有不断的学习和自我迭代,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资产市场中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