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香港精选&海外中国成长 基金经理 周欣
2021年港股市场前瞻 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中美政治经济摩擦加剧影响下,港股市场大盘表现疲弱。年初到12月22日盘中,恒生指数下跌6.76%,恒生国企指数下跌6.43%。而同期A股沪深300指数上涨22.98%,上证指数上涨11.72%, 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14.37%,NASDAQ指数上涨42.02%。年初以来压制港股市场表现的有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去年以来围绕引渡条例立法引发的香港本地政治动荡,其二为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外交战,对中国采取各种极限施压政策。这两个因素导致占香港市场资金主体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担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下降、中美冲突全面升级、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破坏,部分国际机构投资者将资金撤出香港,导致港股市场总体流动性疲弱。而中国A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强于港股。 展望2021年,港股市场有望走出一轮补涨行情。首先,2020年制约港股表现的两大因素都出现了逆转。2020年7月1日,中国全国人大出台《香港国家安全法》,为反对香港动乱与分裂确立了法律保障,对去年以来引发香港社会动荡的代表性人物展开司法诉讼。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有助于维护香港的政治稳定并提高国际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其次,目前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已经明朗,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赢得大选。明年民主党政府上台以后,其在中美关系上的政策立场将与特朗普政府明显不同。虽然民主党同样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性竞争对手,不过拜登作为一个熟悉中国的资深建制派政治家,其对华政策的可预见性更强,中美经贸摩擦有望降温,中美全面脱钩风险下降。中国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防疫管控措施的成功有目共睹,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港股两大风险因素消退、新冠疫苗的推出、叠加美元因2020年美联储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而走软,导致2021年国际资金有望回流港股市场。同时目前港股估值明显落后于A股和美股,港股明年有望走出补涨行情。 2020年虽然港股大盘表现疲弱,但是板块分化趋于极致。互联网、创新医药和新消费板块表现强劲,主要因为这些板块或者受益于消费行为在疫情环境下从线下消费渠道转向线上,或者受到自身行业增长动力驱动而与宏观经济联系不紧密,而与宏观经济联系密切的周期性板块表现疲软。与2020年新经济板块一枝独秀相比,2021年港股市场热点可能更加多元均衡。待新冠疫苗在发达国家和中国大规模接种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更加牢固,经济有望全面恢复,2020年因疫情冲击而使信用成本上升、盈利受损的中资银行板块有望在估值修复推动下上涨。而当消费者信心恢复同时叠加中国促进消费政策推动,顺周期的汽车板块也可能在持续销量提升推动下取得良好表现。 12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搞“急转弯”。因此预期虽然财政、货币政策将从今年的宽松回归正常,但总体流动性仍将比较宽裕,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和股票市场流动性。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结合前段时间推出的《平台企业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估计明年针对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反垄断政策措施将有所加强,未来对于平台企业的法律规范的重点可能在于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不过国家对于互联网龙头平台企业在加强规范的前提下的创新发展仍然是大力支持的。今年大幅上涨的互联网科技龙头公司明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待消化高估值和政策风险之后重拾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