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智慧产业&第三产业&中证100 基金经理 陈建华
中证新材料指数浅析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在国家政策和下游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材料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工信部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2017年-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15.8%。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新材料国产化需求迫切,进口替代仍将是目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新材料投资的主要逻辑。
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里面主要分为这几大类:先进基础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他材料;关键战略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前沿新材料。
中证指数公司目前只有1只新材料主题指数,即中证新材料指数。此外有原材料指数、建筑材料指数若干。从这些指数涉及行业来看,中证指数公司的新材料指数涵盖行业最符合材料的“新”方向。
从长期累计收益来看,中证新材料指数表现要大幅优于修改前的中证新材料指数,也强于中证800指数;从2009年至2020年6月底,中证新材料指数累计收益率为472.88%,期间中证新材料(原方案)累计收益率为179.58%,中证800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43.7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中证新材料指数:按照中信一级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9.28%)、基础化工(30.49%)、电子(14.07%)及新型建筑材料(8.91%);按照成分股的主题特征分析:新能源车材料(27.15%)、半导体材料(21.82%)、光伏材料(19.37%)、化工行业(14.79%)、新型建筑材料(10.23%),(数据来源:华宝量化部,WIND)。从主题特征来分析,中证新材料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快速增长行业中。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新能源车材料市场规模扩张迅猛,国内大部分材料类公司均进入了全球动力电池主要厂商LG、宁德时代、松下、三星、比亚迪、SKI等。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早已成为全球共识,行业发展受到各国的政策法规支持。新能源汽车也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方向,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全面投入使用,将带动国内新能源车质量、销量大幅提升,据券商预测至2025年国内新能车有望突破570万辆。欧洲市场在碳排放新规的推动下,今明2年销量将以40%的平均增速高速增长。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电子材料发展,大力支持材料国产化,国内半导体材料公司在逐步进入大型半导体公司供应链中。受益于下游终端应用市场蓬勃发展,我国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较高,根据 Wind数据,2019 年中国地区销售额达到 1,441 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 35.2%,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从需求角度看,中国半导体材料需求全球第一,从生产角度看,我国高端半导体材料生产市场份额小于3%,高端半导体材料基本依赖进口。例如国内做半导体级硅材料来讲:硅产业集团占全球硅片份额的2.2%(信越化学28.5%、SUMCO25.15%、SILTRONIC14.69%),(数据来源:国盛资本,半导体材料行业分析),所以从国产替代、成长空间来分析,硅产业集团成长空间可以期待,国内很多的半导体材料公司都在走硅产业集团这样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