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行业精选 基金经理范红兵
寻找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十年
今年上海的夏天雨水特别的多。艳阳高照的天气也能一下子就雷云密布。
----天气的莫测犹如股市。6月份的行情还是蒸蒸日上,在经过08年的沉寂后,大家的做多热情再一次被全面点燃。4000点,5000点,6000点,往前看,往上看,1600点似乎已经被遗忘。陡然间,风云突变。伴随着珠江三角洲房地产销售数据的萎靡而来的是政府日渐暧昧含糊的态度。股指的前行戛然而止。
此时的中国经济确在回暖----虽然步调比大家预想的要慢。然而,理性者更要看到,这一轮牛市的基础是什么,启动的激发因素又是什么:是政策,是流动性。是流动性无比宽裕之下,各方对于经济复苏高调的预期。
简单拆分一下,股票的价格等于盈利乘以市盈率。盈利的恢复是个长久缓慢的过程,但是市盈率的调整往往来势汹涌令人猝不及防。什么决定了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呢?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的资金成本。目前,虽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出现字面上的改变,但是最能代表真实流动性的江浙一带民间借贷利率,已经悄悄出现了上浮。结合银监会对于银行信贷的监管,新增信贷缩量,票据向长贷转移两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所以,在流动性卡壳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和原来高预期之间的差异,有着庞大的杀伤力就不足为奇。必须指出的这并不是不看好中国经济。而是对于原来的预期的一个理性调节。
很多人把此时的中国比作80年代末的日本。资产泡沫,及其随后“失去的十年”,是一代日本人的梦魇。我们如果要避免重蹈覆辙,此时对于信贷的适当收缩必然是合理的。否则,短期过热的经济必然透支掉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中国的未来。关键的难点就是“适度”二字。从数字上看,今年的最终的新增信贷数目大约在9-10万亿左右,其中3万亿是基建项目投入。基建项目有持续投入的特征,明年这方面的需求也大致在3万亿左右。那么,如果明年的信贷增长在8万亿以下,GDP的增长估计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8万亿本身,确实还是个令人咂舌的数目。怎样控制,既能不对恢复元气中的实体经济造成打击,又能避免过度流动性催生资产泡沫?
这很大程度上需要更合理,更规范的监管,需要目标明确操控精细的宏观调控。也许还需要一个强大的新经济增长引擎。
这是个变化莫测的世界。股市也是如此。我们的任务不是期待市场一成不变,也不是精确预计未来,而是从不确定性的千条万缕找试图找出一个未来变化的大概率事件。正如上一次我们的所谈到的,政策性的风险是中国股市彼时最大的风险。那么现在,流动性短暂的缺失并不需要彻头彻尾的恐慌---这恰好给了资本市场一个时间窗,修正前期鸡犬升天的年代带来的不合理的种种,也静下心来,思考未来中国的未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移,亦或是低碳经济,新能源,还是其他?
潮起潮落,涨跌有时。思维的深度和宽度才是定海神针。愿与大家共享中国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