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疫情下的稳增长
因疫情推迟的两会终于胜利召开。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总理提到:“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年初基于2019年实现的GDP测算,2020年需实现5.6%左右的GDP增速才能实2020年GDP总量较2010年翻番。新冠疫情剧烈冲击国内外经济的背景下,淡化增速目标符合预期亦切合实际。
但2020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六稳”及“六保”的任务依然艰巨。总理同时也强调:“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因此,尽管经济增长的数值目标淡化,但方向仍是十分确定。疫情背景下的稳增长,仍是诸多不确定中的确定性之一,且大概率将贯穿全年。
市场此前还就“新老基建”有过争论,而实际上在2020年疫情不确定性干扰的大背景下,二者预计将共同发力。新基建是长期发展方向,增速快但体量偏小;传统基建体量基数大,增速的适当提升对经济贡献可观。
稳增长的逻辑可以从数据层面观察到诸多印证。一方面,5月2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的财政赤字率3.6%以上、地方专项债3.75万亿元、特别国债1万亿元等总量已指明方向。其中地方专项债截至5月24日已发行约1.5万亿元,下发进度显著前置;结构也有明显优化,约60%用于基建。
另一方面,微观角度跟踪,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自复工后持续回升,最新数据同比高出近20%,显著超预期;水泥出货量区域差异较大,但绝大部分省区都已高出过去两年平均水平,若干区域高出幅度达近40%;挖掘机则不仅仅是4月销量达到近60%的同比增幅,甚至还出现了罕见的涨价现象。
落实到A股市场的表现,传统范畴内与稳增长相关性均较高的周期板块内部出现了极大的分化。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建材板块,如果自2月初国内疫情冲击下的市场低点看表现更是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以水泥为典型代表的许多建材子行业为纯内需驱动,未受第二波海外疫情发酵的冲击,基本面快速恢复且回升至超预期水平。另一方面,这一走势差异本质上更反应出稳增长的共性β之外的行业α,背后体现的是已显著优化的各子行业竞争格局。疫情冲击结束后稳增长的β或淡出,但行业α还能推动这些板块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