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至3月20日 第769期

基金经理札记

 

中证500增强&券商ETF&券商ETF联接&中证1000分级&180价值ETF&180价值联接                                            基金经理丰晨成

医疗—新基建的新空间

发生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社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从普通医用口罩,到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服、护目镜、额温计等医疗物品,作为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加班加点进行生产,保障物资供应。以口罩为例,22日全国产能恢复率已超60%211日已达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28%229日全国口罩产量突破1亿只,是2月初的12倍。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近两个月的隔离、封城,停止正常运行的城市为疫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浪费一场危机,后疫情时代反思本次疫情暴露出在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及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存在的不足弱项,在下一次人类面临恶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更从容应对,是我们对灾难最好的祭奠。

 

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基础设施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医疗设备作为医疗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其配置水平直接影响着公共卫生系统的诊疗能力。在面临疫情时暴露出:1)医疗影像设备、重症监护等环ICU设备方面配置明显不足;2)重要诊疗设备上游核心技术和产品多掌握在外资厂商手中。国内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化程度不算高,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储备不算充足;3)资源分布相对不均匀:大型三甲医院核心诊疗设备配置尚有不足,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配置显著不足。

 

现阶段,我国人均占有的ICU病床数仍远未达到供需平衡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巨大差距,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事实。中国医学院统计显示,我国医疗市场ICU仅占普通病房约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已经达到了17%-18%。受疫情带来的经验教训,各地医院有望掀起重症ICU的建设浪潮,卫生机构将更加重视急救ICU重症监护等科室设备的采购。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输注泵、影像学以及体外诊断检测设备均有望在卫生系统和疾控体系完善的进程中受到更加投入。

 

继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之后,多地拉开了新建医院热潮。据上证报报道,河南半个月之内有16家医院获批或签约,苏州提出将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增长50%,三甲医院新增10家。深圳宣布今年计划再新增三甲医院2家以上、新增床位8000张。据报道,在湖北黄冈、孝感、襄阳,及西安、长沙、郑州、深圳等大型城市,新传染病医院正加速落地。新医院的建设催生的设备采购需求,国产厂商已将1800多台医疗设备交付给火神山医院、1200台设备交付给雷神山医院。

 

疫情有望带动国内财政扩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支出。现阶段,我国公共医疗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著差距,2018年我国公共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达1.6万亿,占GDP的比重约为1.7%,而美国这一比例约为7.9%,韩国这一比例约为4.3%。未来公共医疗财政支出有望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将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部分省份的投资计划为应对疫情加大了公共卫生方面的投资。如黑龙江就强调要把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物资储备体系、公共环境卫生等补短板项目纳入“百大项目”。安徽提出准备推进一批应急医疗救治设施、传染病防治、疾控体系和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

 

国内首只聚焦于医疗器械及服务领域的ETF产品——医疗ETF2019520日成立,今年以来其表现领先同行业其他ETF产品,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于医疗行业未来投资前景的重视和乐观。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