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新兴产业 基金经理易镜明
新经济VS 老经济
当前中国宏观态势可以用“政策托底、增长下行、经济韧性”来概括。
大类资产方面:目前的基础背景:1)经济增长:抢出口现象逐步消失,经济的支撑力量在于新基建和地产的韧性,预计经济仍是缓慢下行不失速的趋势;2)流动性角度来看,9 月中旬以来逐渐证伪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叠加类滞胀的环境,当前的货币政策仍是以我为主,存量的 LPR 改革是主要抓手,货币政策的加码需要等到明年一季度通胀确认下行;3)风向偏好方面,11 月重点关注 MSCI 扩容以及贸易战的最新变化,北上资金流入加速,规模较前两次扩大。贸易战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关注第一阶段协议的内容及其成色。逆周期政策发力点将推后至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
尽管中国遭遇贸易摩擦挑战累计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趋势未变,贸易战并不仅是商品加征关税,关键要点还包括其他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制性技术转让。贸易战的好处在于:这正在推动中国为自给自足,技术独立所作的努力。比如:中国正在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以提高国内半导体产量。目标是到2025年在生产70%的半导体。政府设立了规模巨大的国家半导体基金,以投资芯片产业。虽然这将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成本很高,但中国正在将IT系统从西方转移到采用自己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在看到一些脱钩。中美贸易战也已演变成一场技术至上的战争,5G是关键战场之一。中国最初目标是在2020年推出服务,但是时间不断提前,已经提前启动5G网络。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公布了5G资费,合约价约为每月128元。除中国外,韩国是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出5G的国家。在美国,AT&T,Verizon等都推出了5G网络,但仅在某些城市推出。但是运营商需要说服用户迁移到5G的必要性,真正的问题是:消费者真正将4G与5G之间的最大区别视为什么?现在5G已经成为一个政治话题,特朗普总统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 5G竞赛正在进行,美国必须获胜。” 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表示:中国也绝对不会落后。
总之,贸易战近两年来,中国以大消费与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跑赢与投资相关的老经济的框架并未动摇,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趋势可能在 2020 年继续深化。我们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如移动互联网等继续渗透与升级,整体收入水平提升与结构改善、并叠加 5G 应用及科技周期的深化,新经济仍可能异彩纷呈,是结构性机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