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灵活配置&第三产业 基金经理季鹏
重视外资对股市的影响
回顾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历程,以陆港通开通为节点,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在后一阶段中,纳入国际主流指数是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始于2002年,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按照向外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QFII)——允许境内投资者进入国外金融市场(QDII)——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RQFII)——建立双向开放通道(陆港通)及纳入国际主流指数的过程推进。其中,以陆港通的开通为节点,开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QFII、QDII和RQFII为代表,是受限且单向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后一阶段以陆港通的开通以及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为代表,标志着A股不仅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而且尤其是纳入国际主流指数(“入摩”、“入富”)表明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A股市场经历从主动开放到主动被接纳巨大变化。
长期来看,外资持续流入A股具有坚实基础。一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外资进场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从韩台经验看,长期外资净流入通常与纳入MSCI、经济增长前景等密切相关——纳入MSCI后的几年内,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外资会持续流入,持股比例会显著提升。目前我国经济虽有一定下行压力,但绝对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仍较高;3月初MSCI宣布增加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并通过三步走把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20%,全球被动型资金具有较强的配置需要。且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全球洼地,外资持续净流入具有坚实的基础。总量上,我们预计只看19年全年,外资净流入金额或达500-600亿美元。考虑到目前外资持有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比重接近3%,外资持续净流入将使其成为市场参与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
随着外资参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将会对市场生态产生深刻影响,体现在:
第一,外资能有效降低波动率和换手率,增强市场稳定性。所谓市场稳定性,是指市场波动程度——波动率越大的市场,其稳定性越差。衡量市场稳定性,可从波动率和换手率两个维度着手。借鉴韩台经验,若剔除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的市场波动率表现,整体上,随着外资进入,韩国市场波动率趋势性下降,2002年之后,其换手率也趋势性下降;台湾地区波动率趋势性下降是在2001年后(剔除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换手率自1997年开始,就整体趋势性下降,截至2017年,市场整体换手率已不足100%。微观层面也可印证外资能够有效降低波动性。以台积电、联发科和日月光属于台湾地区半导体领域前三的上市公司为例,可以发现,若不考虑联发科在2008年的异常成交量周转率,成交量周转率大致与外资持股占比呈反向变化。且在三者中,台积电的外资持股占比最高,成交量周转率最低,日月光外资持股占比低于台积电却高于联发科,2017年其成交量周转率也介于两者中间。
第二,外资持股比例与整体市场估值中枢虽然并非线性关系,但随着外资持股比例的提升通常会对定价机制产生显著影响。以韩台为例,2002年之前,KOSPI指数整体PE中枢在24倍左右,2003年之后(包括2003年),外资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比例之后,KOSPI指数PE通常波动范围在10倍-18倍之间,中枢下移至14倍左右。剔除PE异常年份,台湾地区同样如此,2003年前(包括2003年),市场PE中枢35倍左右,2003年之后,外资持股比例突破15%之后,市场估值波动范围在12倍-22倍之间,中枢下移至17倍左右(剔除2009年和2010年)。
第三,外资对于强化市场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当外资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将会对市场其他参与者产生足够制衡,均衡博弈使得市场其他投资者也必须基于一定的标准做出投资决策,考虑到外资对于基本面的重视,势必会强化市场价值理念;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纵深性不断扩展,将倒逼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考核等向外资看齐,有利于强化价值投资理念。
第四、今年下半年是MSCI大幅提高A股比例的重要窗口,预计未来一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配置国内市场,而从量变到质变的外资权重将越来越明显,这将深刻改变国内市场的估值体系和股市生态,未来机构也将更加重视指数化和长期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