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7日至01月11日 第717期

基金经理札记

 

医药生物&品质生活&新优选          基金经理光磊

 

关注医药行业的创新机遇

 

2018年是证券市场跌宕起伏的一年,市场从年初的金融地产躁动,到一季度的创业板崛起,再到中期的消费小牛市,最后年底以所有主要指数下跌20%以上收关。而具体在医药行业,全年更是走出“过山车式”行情:中证医药指数全年最高涨17.6%,最终下跌22.6%,而且爆发了一系列以疫苗事件为代表的“黑天鹅事件”。年底“4+7”城市的仿制药带量采购落地,部分厂家中标的药品价格降幅超预期,更是一度造成了行业的恐慌。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是值得长期关注的行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医药行业都证明了自己的长期价值。以美国市场看,医药健康板块长期相对收益明显,1990-2018年的28年间,标准普尔医疗保障指数涨幅超过11倍,是同期标普500指数的1.68倍。而在国内,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是业绩长虹。回溯过去十年,业绩保持十年正增长的个股里,医药生物行业占比最高,达到了29%

 

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有着其内在的原因。行业是稳定持续的消费需求最核心的原因,同时无论是生产厂商还是销售渠道都有着门槛极高的市场准入政策,行业领先者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技术的产业化会不断推动行业革新。在我国现阶段,面临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叠加人均寿命提升的大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健康费用会有较大提升空间。

 

至于仿制药降价的事件,我们认为短期会对部分仿制药公司的盈利造成影响,但长期看是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利的行为。医药行业涉及民生,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美国是医药行业市场化的典范:一方面鼓励创新,在专利保护期内新药定价自由;另一方面专利到期后仿制药降价幅度巨大,保证了居民的基本需求。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仿制药的销售占处方量的90%,专利药占10%;而从销售额看,仿制药只占药品销售总额的20%,专利药占80%。正是在这种鼓励创新的政策推动下,2001年后美国贡献了全世界75%的创新药,生命科学领域底层研究成果呈现井喷。

 

我国政策的导向也在从鼓励仿制药到鼓励创新药的转型。以2018新周期元年为起点,我们将看到创新药将从逻辑兑现、政策兑现演进为产品兑现,从me-worseme-too不断向me-betterfirstin class进阶,国内企业研发管线将真正进入收获期。长期看,真正的创新能力才是医药行业持续的增长引擎。我们会特别关注药企研发管线和为研发创新服务的产业链。对于仿制药,我们也希望看到行业的理性降价,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度让利,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