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服务优选&万物互联 基金经理楼鸿强
看好成长股投资机会
2013-2015年,传媒计算机等成长板块涌现了大批牛股,成长风格基金在排名中遥遥领先。到了2016-2017年,市场风格转换到了价值股,茅台、恒瑞成为了大家热捧的对象,茶余饭后大家言必称价值投资,当然抱着龙头白马的投资者也赚得盆满钵满。回顾即将结束的2018年,市场风格变化很快,从年初的金融地产大蓝筹,到1季度末的计算机电子等TMT行业,再到2季度的医药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3季度又轮换到了大金融板块。但是到目前为止,今年还没有任何一个板块有持续的超额收益,更多的时候是轮动完就进入了下跌阶段,整体来看板块间收益率差距较小。
从10月中旬开始的市场反弹行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整体上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成长板块表现更好,创业板50、中证500等成长指数跑赢沪深300、上证50等价值指数。二是受政策改善影响的行业明显跑赢,涨幅相对靠前,比如地产、通信、电力设备新能源、券商等板块。究其原因,经济基本面预期向下且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政策持续改善推升风险偏好。
明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支撑今年经济的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将会出现下滑,再叠加明年供给侧限产因素边际上会有所放松,在这种情况下上游的资源品价格将有较大的概率会下跌。另一方面,随着名义GDP增长的放缓,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明年消费增速也将继续下滑。
与此相对应,流动性的改善是比较明确的,目前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货币政策有望从适度紧缩走向适度宽松。有不少人认为明年会是衰退式宽松周期,将更有利于利率敏感型资产,股票资产整体表现会不错,特别是对估值较为敏感的成长板块。经过三年多的市场调整,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都回到了历史的底部区域,开始体现出其性价比,持有这些股票会有不错的收益。
当然,市场扰动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中美贸易战及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影响国内相关政策的定调和力度,也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性。二是明年初民企年报的商誉减值问题,2018年商誉减值压力将高于2017年。但实际上,这些不确定因素更多的是起到分化作用,业绩确定性强且长期发展趋势向好的优质稀缺个股将继续脱颖而出,好公司和差公司的估值差距会越拉越大。
总结来讲,从大的宏观背景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向下、流动性宽松、政策持续改善,这种环境整体上有利于成长股的表现。但是成长板块也会出现较大的分化,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值得重点研究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