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8日至5月22日 第279期

基金经理札记

 

收益增长基金  邵喆阳 冯刚

 

小心驶得万年船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连续几个月的反弹,以及近日美国些许经济数据的走好,越来越多的财经人士开始为经济见底复苏欢呼雀跃。全球股市,尤其是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的股市从去年底的单边下跌一跃变成几乎单边上扬,真可谓恍若隔世。

 

面对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很多人现在的感受是劫后余生,欣喜万分。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现在还不到欢庆的时候,好比探险旅游,走过最险恶的地段,不代表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最容易出现状况的地段往往就是在那些次级险区。其实理由很简单,人们往往在度过最危险段后放松了警惕,导致阴沟翻船。

 

说回到现在的市场,股市和宏观经济具有相当的关联性不得否认,目前的市场上涨多多少少反映了宏观经济在去年34季度急速下滑后的企稳,或者称为“见底”。但关键就在于“见底”和“复苏”之间实质有重大区别。而“复苏”和“高增长”又是天壤之别。虽然这几者之间的时间间隔很近,因为就在两年不到的07年下半年,经济还处于一派繁荣的高速增长期。再加之被一些市场“专业人士”的有意引导,人们确实很容易被眼前景象搞糊涂,似是故人来!

 

话又要说回来,股市与经济虽然有相关性,但很多时候两者之间又不是那么同步。有时候,经济不好,股市却一派红火,很多资金不流入实体就到股市玩一把。这样的例子在A股的历史上比比皆是,上世纪末,中国股市那么红火,但中国经济却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而到了2004年中国经济依靠地产和出口慢慢走入高速成长期,A股却掉头向下,一直到05年跌破千点,一年间跌幅接近50%,而同一时间全球股市一片涨声。

 

现在市场上对宏观经济的描述实际上是很含糊的。“经济已见底”,“跌幅在缩小”,“好于预期”等等。股市是一个大杂烩,不同的人怀揣着不同的算盘参与其中,自然对这些模糊的描述有不同的解读。“跌幅缩小”,可以理解为最坏的时刻过去了,也可以认为情况在继续恶化。“好于预期”,关键在于预期是多少?如果预期是下降50%,结果是下降45%也算是好于预期,但在我看来实在难言好转。还有预期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专家的预测,还是来自于主观的预测。又怎么能说这些预期已经在股价里完全反映了呢?

 

我也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和坚韧,一定能度过此次危机,重新恢复往日的繁荣。只是我们小心躲过了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却可能倒在了下一次繁荣到来前。

 

中国经济算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的。政府坚强决心,使得没人敢怀疑中国经济今年能顺利“保八”,只是想提醒一下投资者和自己,现在的股市似有不少人已经把“保八”当作重回07年了。这可能是市场中不少“聪明人”故意引导的结果。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