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新兴产业 基金经理易镜明
政治经济学
我们是政治经济学,这意味着政治要排在经济前面,如果回首过去2年,可以发现政策改变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运行的轨迹,市场的超额收益很多来自于对政策的判断和把握。比如:2016年开始大力“去产能”,如果你相信去产能会产生效果,就应该布局煤炭、钢铁等各种商品,享受商品牛市。2017年开始大力“去库存”,主要是降低三四线城市的高房地产库存,政府通过棚户区货币化安置,由央行提供基础货币,今年三四线房地产全面回暖。这也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数据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钢铁和水泥的需求是接近的,为什么产品价格走势和股价表现都差异很大呢?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稳健,真实消费呈走平态势。虽然3?17地产调控开始政策加严,但贷款利率上升速度偏慢,预计全年销售端下滑幅度将低于市场预期。而2016年地产销售端和投资端差距悬殊,库存持续去化之下,动态库销比已处于低位,加之今年三四线棚改,地产销售端下降偏慢,造成动态库销比进一步下滑,在库存偏低的情况下,全年地产投资依旧处于偏强区间,因此钢铁和水泥需求端维持非常平稳的状态;需求是平的,但供给端差异就很大了:截止6月30日全国已彻底取缔1.19亿吨地条钢,同时2017年供给侧改革设定的5000万吨去产能目标也已完成。供给端压缩使得近几月钢铁产能利用率接近阀值;地条钢影响了钢铁8%-10%的产能,螺纹钢吨钢毛利从4月250元最高飙升至8月上旬870元,煤炭也一样,煤炭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11%,创2012年以来新高,所以我们看到钢铁、煤炭指数6-8月期间最高涨幅达30%、26%,水泥供给侧改革逻辑就不明显,涨幅也不明显。
从2009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就在不停地循环,09年流行周期,13年开始转型成长,到了16、17年周期复辟,其实这个背后隐含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走出来,走到了一个可以持续的模式?09年的4万亿刺激证明不可持续,14、15年的杠杆牛市也不可持续,这一轮的房产和商品涨价可不可以持续?现在很少有人对18年做展望,以往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在畅想了。那是因为这几年大家被市场教育了,政策的力量太强大,所以大家都服了,想看明白政策以后再做判断。十九大以后判断会更加清晰一些。我们可以选择理解政策,不用把长期逻辑短期化,看明白一年的时间就足够了,还可以选择理解未来,放长线钓大鱼,拿住行业亮点多,行业龙头,份额持续上升的公司不放,新兴产业里面这样的行业也不少,比如电子、新能源车产业链,这是一种很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