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7日至07月21日 第650期

基金经理札记

 

服务优选&万物互联                          基金经理助理代云锋

 

投资的“能力圈”

 

所谓投资的“能力圈”概念,最早来源于巴菲特,其倡导要恪守投资边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超出自己理解范围内的行业和公司不应轻易介入。简而言之就是不懂不投、不熟不买。在他看来,投资人坚持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所做的抉择,其成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边界的投资行为。

 

从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生涯来看,坚持“能力圈”原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可口可乐公司,还是《华盛顿邮报》,这些成功的投资案例背后具备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基本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相对熟悉的事物,易于理解和跟踪,普通人也能够对其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反观高科技公司,巴菲特通常会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原因是这些企业尽管外表光鲜,但是难以入手,做到深刻理解的难度较高,经营前景不好把握,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加大做投资决策的难度。

 

个人认为,理解“能力圈”并坚持在投资实践中恪守能力边际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笔者身边就有一些鲜活的例子:譬如在研究员生涯一直专注新兴产业研究的新锐基金经理,在市场风格转换的时候没能抵抗住压力和诱惑,在相对低位卖出优质成长股,配置自己并不熟悉的周期品种,结果吃了大亏。又譬如一些宏观功底深厚,对周期行业理解透彻的“老司机”,能够不被短期业绩压力所干扰,在市场相对悲观的时候坚持判断,加仓研究清楚的行业和个股,从而实现净值逆袭。

 

那么,如何在研究和投资中有效利用“能力圈”来提升业绩和效率呢?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事物是无限的,穷其一生,我们也只能对部分领域有相对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因此,要虚心、要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只有承认个人的局限性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眼高手低,过于自信。其次,界定自己的“能力圈”。即人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有客观公正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里?自己熟悉的领域是哪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领域又是哪些?这个很难,但只有相对准确的界定自己的能力边界才能最大程度集中精力去做大概率事件。然后,坚持在“能力圈”范围内做投资。即能否抗住压力、抵挡诱惑,做到知行合一。也许你所熟悉的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平平,如何去坚守理念,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定力和信仰。最后,努力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本质上讲,“能力圈”反映的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合集。人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而成长的,成长的过程即是不断完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能力圈”的扩展一定程度也是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投资业绩和个人水准。

 

投资的“能力圈”效应在今年的A股市场里有明显体现。回顾一下上半年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大家会发现他们的风格差异很大。即无论你的个人风格是成长还是价值,是周期还是消费,是大盘还是小盘,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深刻的研究并坚持下来,资本市场都会给你很好的回报。反之,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轻易的把钱投向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或个股,最终的净值表现往往不甚理想。因此,结论很简单:客观的认识自己,坚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发挥,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扩大能力边界,这个应该是我们努力实践的方向。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