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新价值&新机遇&新活力 基金经理林昊
基金札记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强数据和金融严监管的双重挤压,收益率出现了普遍上行。宏观经济方面,在基建的拉动下,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分别录得6.8%和6.9%的较高增长,超过市场普遍预期。同时,在一行三会领导下,金融去杠杆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以往,监管层对压缩影子银行规模的态度坚决,进一步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但是进入6月,债市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首先是国内宏观经济的支持,从近期集中公布的5月数据可以观察到,国内经济动能有边际走弱的迹象: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8.6%,较前4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受基建投资乏力拖累,后续看,财政资金来源较难维持此前的高增长。消费同比增速在汽车和油价的负向拉动下,与4月的10.7%持平,实际增速下降至9.5%,同时地产限购政策影响延续,房地产下游相关消费也受到进一步挤压。
其次,央行的货币政策释放暖意:为了缓和去杠杆过程中对市场的摩擦,避免因防范风险而制造新的风险,央行在6月上中旬(截止至6月20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累计实现净投放6000多亿元。按照以往经验,季月中下旬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都极为旺盛,但是此次半年度资金面却异常充裕。一方面得益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金融机构此前对6月流动性判断过于谨慎而做足了充分的备付。
美联储6月加息如期落地,虽提到下半年加快讨论缩表进程,但美国债券市场反应并不强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甚至一度下行至2.15%附近。人民银行此次也未跟随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MLF利率。市场在多重因素叠加下,做多情绪集中释放,短端、长端品种收益率同时下行。以10年期国债和10年国开为例,下行幅度超过20BP;短端3个月期限的AAA类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从5.0%下降至4.65%。
有券商分析师用“刚出ICU,转身DBJ”这样的标题来形容时下的债券市场,确实,在市场配置同质化和一致预期下,再一次看到了挤占交易通道的情景。对于下半年的债券市场,在国内宏观和海外影响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变化与监管细则落地将成为左右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需要密切关注。而对于目前过于火爆的市场,则可以用一句流行语来对待,等待“利空出尽的利好出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