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0日至03月24日 第636期

基金经理札记

 

量化对冲&事件驱动&沪深300增强                  基金经理助理王正

 

A股投资的新篇章

 

上周末,中国神华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分红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股价连续两日大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往年一季度备受追捧的高送转概念效应减弱,业绩不佳的乐视网、网宿科技即使推出高送转预案也阻挡不了下跌的趋势。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火爆同样引人注目,随着去年12月深港通的开通,两岸三市的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南下资金迅速填补港股估值洼地,QFII为代表的北上资金参与推动内地蓝筹股的估值修复。A股内部的投资结构和市场特征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市场已经进入和以往不一样的投资阶段。

 

对于此前数年无数次见证了中小创之神奇疯狂的人来说,这个转变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来,又都在情理之中。从外部因素来看,去年刘士余主席上台后致力于推动建设完善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整肃再融资等资本市场顽疾,强调脱虚向实、敦促投资者回归理性,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土壤正在形成。另外沪深港通的开通为A/H股的估值偏差的修复开辟了便捷可行的渠道,沪深股票相对港股长期的估值溢价开始回归。从内部因素来看,IPO的常态化改变了市场的供求结构,失衡的供求关系得到再平衡,上市渠道的打开降低了壳资源的吸引力,更便宜更优质的新公司供给加快也压缩了那些无业绩讲故事的上市公司的生存空间。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是公募打新基金的增多,公募社保作为A类投资者网下申购新股的收益率非常可观,因此参与的产品数量在持续增加,在打新的底仓(沪深各需6000万市值)选择上,出于控制波动和回撤的目的,往往也更倾向于大盘蓝筹股,打新产品的新增资金基本都流向了这类股票。A股投资者结构逐渐多元化,公募、险资、社保、养老金、私募、券商自营、银行资管、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逐渐增加,散户的力量正在边缘化。参与群体的改变意味着市场投资更加理性化、专业化。也许就是这样各个方面的量变积累逐渐导致了质的变化,当前的A股市场进入了新的投资时代。

 

A股的健康化已经初步有成熟金融市场的影子,众所周知,美国股市以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力,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及稳定的长期配置。A股的转变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从海外的经验来看,蓝筹股往往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代表国民经济的支柱。时间线拉长来看,蓝筹股的走势和经济高度相关,同时内部结构的调整也体现了产业的变迁和经济的转型。简单做了一个统计,截止到2017323日,沪深300所有成分股总市值29万亿元,占全部A股市值的48.6%,而最近12个月的净利润为2.26万亿,占全市场股票净利润总和的83%,从这个角度来说,沪深300指数在A股中的地位会日益提高,重要性和代表性将不亚于标普500之于美股。

 

最后需要思考的是,在后股灾时代,大盘蓝筹股和白马成长股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导致A股在美国加息进程加快、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国内资金面中性偏紧、供给侧改革效果未传导到下游、终端需求没有明显提振的背景下反应相对比较乐观。但估值和成长之间始终需要一个平衡,蓝筹股被过分追捧可能导致的价值偏离也需要警惕,在缺乏做空机制和退市制度的环境下,永远不知道市场可能会有多疯狂,如果用当初炒创业板的精神炒蓝筹,最后是一地鸡毛, 05-07年大盘股的过山车行情就是警示。蓝筹炒多了就失去了价值,成长跌多了也跌出了价值。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曾多次强调,成功的投资或成功的投资生涯的基础是价值。大多数趋势最终总会发展过度,“智者始而愚者终”,较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会因此获利,较晚参与进来的人则成为了韭菜。市场永远在变,投资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追求尽可能高的性价比,把握方向、控制成本。具体到量化投资而言,当前时点下,部分因子和历史规律失效的风险在提高,可能更需要跳出历史数据的局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的机会,抓住投资的本质,毕竟无论何时相对质优价廉的股票拿着才能安心。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