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高端制造&动力组合&国策导向&未来主导产业 基金经理刘自强
昨天很残酷,今天更残酷,明天很美好
2016年很悲催,年初熔断暴跌,年末终极收割,奋战一整年,能获得正收益的人寥寥无几。就在大家纷纷绝望离场之际,新年伊始,市场却又返身向上,走出了一波开门红。于是乎,早已集体翻空的卖方研究员们又打足了鸡血,纷纷发表声明,正如他们的预料,一轮新的行情已经展开,牛市正逶迤而来,老乡千万别跑……
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昨天很残酷,今天更残酷的例子可是比比皆是,谁能说得清,当下的温热是不是最好的逃命机会呢?无论是看流动性、供需,还是基本面,今天的我们都面临着更严苛的环境,这个时候,我想还是多一点理性吧。
从流动性来看,2016年延续了2015年大宽松的节奏,全年的7天回购利率维持在2出头的极低位。在流动性的推动下,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历史高位创造出了历史最大涨幅;期货、债券等市场也轮番表现,一幅“大河涨水小河满”的热闹景象。可由于缺乏赚钱效应,这泛滥的河水却始终没有流到股市的小河里来。反复期盼了一整年,年底却迎来了美联储加息和中国央行提高MLF利率。泛滥的河水终归是要退潮了。债券市场闻声暴跌,流动性是指望不上了。但由于一年的干涸,大河抽水也轮不上股市,相反,有人开始期待其他小河里流出的水能在这时分流一点进股市。可这种“大河退潮小河分流”的效用与“大河涨水小河满”的力量相比已经是云泥之别。更不要说,股市的赚钱效应并未改变,一根阴线吞噬数月盈利的残酷事件仍时有发生,小河里流出的水也不会愿意来呀!从最近的情况来看,三线地产、港股市场,已经成为了流动性的新宠,就连百度的翻译功能,都把“老股民”翻译成了“old sb”,谁会来这里啊?!
从供需来看,2017年的一个大的转变,将是大幅压缩再融资,增加新股IPO。但是,IPO的融资规模虽然小于再融资,可其后续的解禁规模却是远大于再融资的。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再融资都是圈钱的骗子,在一个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内生增长止步不前的时代,阻断了再融资的通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企业自我改善、优胜劣汰的机会。
从基本面来看,新年以来的经济复苏确实是非常明显,但是,这种复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中游。上游维持在了去年供给侧改革的高位、下游则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善。我个人理解,中游的复苏更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的经济低迷中,各环节的库存缩减,在去年供给侧改革拉动上游资源品上涨后,产生的短期的补库存行为。如果下游无法复苏,提升最终需求的话,这种从供给推动的复苏就会昙花一现,难以持续。很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我们就曾经搞过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当时的周期品也经历了一次短期的大涨,但到了2011年,开门红行情也不过持续到4月,最后这一年成为了牛市前最惨烈的一个暴跌年。
昨天很残酷,今天更残酷,明天很美好,可惜大部分人都死在了今晚。2017年,放下期待,活下去,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