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服务优选&万物互联 基金经理助理代云峰
把握体育产业的投资机会
2016年无疑是体育大年:8月5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6月11日,法国欧洲杯正式开打;而5月28日,欧冠赛决赛将在意大利米兰上演巅峰对决。除了这些吸引眼球的高水平竞技赛事持续保持高热度、高关注度以外,我们也会很容易发现,越来越多的国民对于体育健身日趋重视。无论是近两年的全民马拉松热、各种夜跑、公益跑,还是传统的国球、三大球、游泳等运动项目,参与者众且愿意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越来越多。其中原因,除了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到一定程度后对于精神文化(文、教、体、卫)的消费需求日趋增强外,不断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逐渐普及的运动理念、以及国家政策的推波助澜等共同造就了当前全民体育热的浪潮。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体育产业无疑是一个蕴含无限潜能的金矿。从这两年产业资本的动向来看:今年初,乐视体育27亿元拿下中超网络独播版权让业界哗然;而在15年体奥动力80亿拿下中超联赛五年版权销售权已经被意为天价了。其他互联网巨头,如腾讯去年斥资5亿美元签下NBA五个赛季网络独播权;阿里巴巴去年9月成立阿里体育集团,并以12亿元入股恒大足球等。聪明的资本已经先人一步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布局。
从发展空间上来看,中国体育产业未来十年预计将会有十倍的增长空间。按照国务院2014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规划,2025年中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要达到5万亿,而2015年的整体规模预估是4000亿左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来,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都超过了1%。美国为例,早在2010年其国内的体育产业总产值就高达4410亿美元,占比接近GDP的3%,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我们目前体育产值占GDP比重,仅仅为0.6%不到的水平,即使不考虑GDP的增长,当该比重增加到1%,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就能接近翻番。同时,我国泛户外运动人群几个亿,基数巨大;人均GDP早已突破5000美金(2015年达到8000美金;按照国际经验值,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金临界点后,人们对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需求将大幅上升),体育健身正在成为全民刚需。
良好的群众基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产业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中国的体育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而一个空间巨大、高速增长的行业,也势必会受到投资者的长期关注和追捧。对于整个体育产业链而言,无论是上游的IP版权、体育经纪;中游的赛事运营、广告传媒;还是下游的运动服饰、体育设备等,我们认为都会有很好的投资机会。目前来看,已经有不少二级市场的上市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包括成立体育产业基金、收购相对成熟的一级市场标的、设立子公司涉足体育业务等。尽管当前的优质标的不多,但相信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持续向前发展,今后会不断有好公司从二级市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