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行业精选混合&医药生物混合 基金经理范红兵
震荡中把握投资机会
2016年更多是阶段性机会,流动性等因素推动的估值行情已经在2015年达到高潮,而经济又看不到趋势好转,业绩推动存在难度,在此背景下,2016年将是阶段性机会主导,2016年2月反弹的也是“衰退+宽松”背景下的估值反弹行情,后续要注意复苏被证伪、价格再次疲弱,当然再次“降准”甚至“降息”又会带来一段机会。
一、二月份之后的反弹基于“降准”和政策转向稳增长
1、“降准”延续估值行情主线索,是反弹催化剂。近年来,不论是创新、系统性风险下降、改革,或是流动性直接推动,始终是估值问题;在业绩行情到来之前,各种变量的催化效果会边际递减;一月份之后的反弹则是基于G20会议的协调、美国经济和政策风险降低、“降准”等积极变化。
2、政策转向稳增长,为流动性变化发挥作用提供基础支撑。从重视供给侧改革,到供给和需求都发力,政策已转向;调研看,去产能进度和力度不会强,去库存及稳增长政策会很积极,将延缓自去年12月以来的下滑。
二、后续需要密切关注的事件
1、经济复苏何时被证伪。从各地的调研看,仅基建领域出现迹象,预计对经济的托底作用难以持久,证伪复苏会导致市场阶段性调整,但由于增长因素不是这轮反弹的核心,尽管市场会有所调整,但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不大。
2、各省是否会出台冒进的政策。供给侧是今年的重点,资本市场会表现出前瞻性,各省将陆续出台“供给侧”改革措施,相关行业在二级市场不再积极反应时,需要观察是否有新的基本面变化,不然应该防范风险。
3、货币再次宽松。经济看不到好转,且面临去产能压力,政策已经表现出适度宽松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意向,未来很可能再次看到新的宽松措施,甚至不排除降息,反弹将由此催化产生,市场的反弹将纯粹是估值问题,届时成长股及各种主题将表现活跃,由于2016年没有趋势性行情,届时不宜过度激进。
三、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若货币放水、基建发力叠加地产复苏,则可能重现类似12年为期一年的复苏,市场将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趋势行情,目前看概率很低。首先,若非经济失速难现大规模放水;其次,货币扩张缺乏载体,09年、12年、14年三次货币变化,投资载体分别由制造业+房地产+基建三个,到房地产+基建两个,最后只剩基建(或及一线地产),载体不断缩窄。
2、滞胀风险。市场将是风险为主,目前尚未观察到滞涨前夕的伪复苏,并且滞胀关系稳定大局,中央宁可牺牲经济增长,也绝不会允许失业+通胀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