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6日 第977期

基金经理札记

品质生活&新兴消费    基金经理 吴心怡

随着特朗普胜选,实业和资本市场对贸易战、关税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对中国企业出海做了些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角度。

中美的对抗是既成事实且会长期存在。在欧美主流媒体的视角中,中美对抗意味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孤立,但我们认为这多少带了些“western-oriented”的偏见,而忽略了在美国以外、更广泛的全球市场中,中国的制造业能力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对大部分国家来说与中国做生意是实惠的选择。

落实到具体公司,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两个领域都展现出了较强的全球竞争力。在互联网行业,Tik Tok, SheinTemu扛起了出海大旗,他们或通过全新的产品形态,或通过细分市场+技术赋能的路径撬动了本已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这些公司将中国的成长故事复制到了海外更广阔的市场中。以电商为例,2015年后阿里提出“all in天猫,开始全面推动消费升级,忽略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商品的需求,一批中小厂家出走,给了拼多多在夹缝中成长的机会。2022年疫情后,亚马逊上演了几乎同样的剧本。为了清理劣质供给,亚马逊封禁了一批中国卖家的账号,广告、物流履约费用走高将一批中小卖家赶出亚马逊平台。temu的出现承接了被亚马逊淘汰的商家和尾货,也为拼多多打开了全球扩张的第二增长曲线。现在,temu已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运营。

在硬件行业,中国制造业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行,走向产业链上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过去,中国企业的出海方式主要是代工,靠性价比获得订单。最近几年,随着80后创业者走上前台,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具备了产品定义能力,在出海过程中不光输出制造能力,也输出了产品创新、组织能力等软实力。比如在3C行业,有诸如大疆、石头、九号等公司,他们将中国优秀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成果输出全球,在中高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电动汽车行业,中国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上大幅领先传统车企,未来有机会靠差异化的产品力获得更高的全球份额。

这让我回想起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对于开放的幅度、后果是有分歧和犹豫的,担心会造成大量贸易逆差,担心国内的产业和国企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应对,但是决策层做出了回头看非常明智的决策——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应该靠竞争去争取。站在当前时点,尽管外界环境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对于产业和公司的竞争力有信心。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