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海外中国成长基金&中国互联网基金 基金经理周欣
2016年港股市场展望: 结构性行情可期
2015年是港股市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大喜大悲的一年。一季度,当A股市场被极度乐观的市场情绪所拉动,辅之以明确的公共舆论支持,以及持续的赚钱效应带动增量资金不断涌入,推动A股市场不断大幅抬升之际,港股市场却风平浪静,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流行的流动性放松环境下大类资产重新配置推动股市上涨的逻辑完全不认可,其中小市值中资港股板块甚至因为中国投资者集中抛售以便调集资金参与A股牛市而大幅下跌。而四五月份,又由于A股市场创出去年行情启动以来新高,港股估值洼地效应显著,以及深港通开通预期升温吸引套利资金等原因,大量大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短时间内推动港股大幅上涨。6月中旬A股股灾发生,导致A股暂停IPO,市场转而预期深港通实施时间推后,并且大陆投资者抛售港股以弥补A股市场流动性缺口,港股市场深幅调整。8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突然贬值也加剧了国际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担忧, 二季度港股的涨幅被完全抹掉。 展望2016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错综复杂,虽然各种不确定因素仍将存在并不时造成市场波动,但积极因素日趋增长,有望推动港股市场呈现一轮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的温和上涨。
首先,美元加息对港股市场的负面冲击可能低于预期。2015年制约港股以及其他新兴市场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预期美国将进入加息周期,进而引发美元升值,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入美国。目前从各方面判断,美国于2015年12月开始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不过,由于目前美国通胀率很低(部分得益于原油价格自去年以来下跌50%以上),就业市场复苏的势头不稳定(非农就业数据在三季度曾连续两个月显著低于预期),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续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等因素,美国在2016年继续加息的频率和幅度可能比较和缓,因此对新兴市场经济和货币的负面影响可能比较温和。
其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天之内贬值了3%,短期内造成港股市场的显著下调。市场担心中国可能推动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以刺激出口,并引发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人民币大幅贬值会造成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以美元或港币衡量的每股盈利大幅缩水并带动股价下跌。但是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至今保持了基本稳定。其实,由于中国目前通胀压力很小;经常账户保持持续盈余;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6%以上GDP增长率,仍然是世界上各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增速之一;中国央行手握3.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有足够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干预外汇市场。所以我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16年贬值空间有限,应该在5%以内。目前港股市场的估值隐含了过度悲观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当这种预期消退时,港股市场会出现一轮估值修复带来的温和上涨。
最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数年中国将注重供应侧管理,提高经济效率,释放经济活力,淡化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侧管理手段,这意味着中国将主要通过各项改革措施推动经济的内生有机增长,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有助于消除现存的诸多制度性障碍,推动中国经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维持健康的长期增长趋势。然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将避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过度刺激经济,需要几年时间消化累积的制造业过剩产能。因此2016年港股市场上对宏观经济增速比较敏感的周期性行业板块仍将面临收入放缓、利润率下降、盈利缩水的窘境,股价表现难有起色。而以新经济为代表的环保、互联网、传媒、新消费等行业盈利增速比较稳定,如果估值不高,则股价上升空间较大。另外中国在2016年将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深港通和QDII2都有望正式实施,届时将推动港股中相对A股有明显估值折价的中小市值中资股迎来庞大的增量资金和估值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