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安融债&双债增强 基金经理李巍
基金经理札记
先看一组数据,以中证转债指数为例,转债市场从5月20日年内高点404.28到8月23日日内最低点359.94跌幅达10.97%,转债YTM中位数一度接近4%,百元溢价率处于15%左右,回到了21年初的水平。可转债这个曾经做为“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质资产为何近期出现大幅调整?
首先,权益属性决定转债主要还是跟随股票市场波动,在股票市场预期偏弱,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对转债市场的信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放大这一预期。
其次,可转债市场的大幅调整往往伴随着市场对信用风险的重新评估,近期岭南转债引发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相比过去主要看正股质地,现在市场更加重视债性的收益,定价逻辑从期权价值过渡到信用债定价。这个结果就是大跌之后转债市场很多转债的期权价值基本为零。
最后,产品赎回波动也导致资金被迫卖出可转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站在现在这个位置,该如何看待转债市场?
以史为鉴,方知未来。我们国家的可转债市场起步较早,但发展较晚,在1998年之前市场低迷,每年发行的转债数量有限而且规模很小。2004年之后开始稍有活跃度,而真正扩容是在2016年前后。2016年之后,除了跟随权益市场的正常波动之外,转债市场自身的几次调整,2020年4月底,辉丰转债暂停上市,显著提升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关注度。2021年1月底到2月初,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暴露,机构信用排查趋严,流动性大幅收缩,转债压估值明显。2023年5中上旬,全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监管压力加剧,部分信用资质存在瑕疵的转债价格也受到了冲击。
回到现在,从8月23日至今,转债也迎来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虽然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回顾资本市场历年的起起伏伏总有一个相似的过程,极端恐惧和极端贪婪这两种情绪都会影响投资决策。
数据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