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新机遇&资源优选 基金经理蔡目荣
股市大跌后的思考
6月26日,沪深股市在经历一段时间调整以后突然出现深度下跌,当日上证指数暴跌7.4%,创业板指数狂跌8.91%,创下该指数历史最大跌幅;两市逾2000家个股跌停,市场下跌惨烈程度空前。随后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利好,然而股市并没有扭转暴跌的局面;据统计上证综指截止7月3日三周跌幅达到28.8%,A股市值蒸发了超过2.8万亿美元。股市连续下跌,市场上充满了对政府加大救市力度的期待,也有很多人对市场未来走势产生极其悲观的情绪。市场遭遇如此大跌,虽然有其偶然因素,但是不是也有其必然原因呢?我们作为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是不是也应该对过去的行为有所反思呢?
市场大幅下跌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监管部门清理场外配资造成的;有人从阴谋论角度说是有利益集团甚至是海外集团为了阻碍中国改革而做空A股;也有人认为是大量的IPO以及规模庞大的再融资、大小非减持压垮了股市等等。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些因素,前期市场非理性(包括加杠杆、IPO、再融资和大小非减持,甚至包括公募、私募基金发行)是不是已经为近期的暴跌埋下了伏笔呢?
对于市场暴跌,确实暴露了很多风险,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如果任由市场发展下去会爆发金融危机。暴跌后,主要监管部分确实也采取了增强市场信心的措施,也希望市场信心尽快从暴跌中恢复出来。但作为市场参与者,大家应该要深度反思一下。前期股市暴涨到暴跌深深的暴露出诸多市场参与者贪婪和恐惧的本性,尤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其他互联网媒介催化下情绪传染更加便捷。面对暴涨暴跌的股市,市场投资者有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很多新进入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没有太多的风险意识,只看到其他人赚的盆满钵满,自己也跑步进入股市,更有甚者采取的高杠杆的方式进入股市,以实现财富增值梦。这一次作为牛市领头羊的创业板5月份后明显进入加速上涨阶段,很多市场参与者甚至只看到公司业项目计划书或者管理层想法就给出一个相当诱人的估值,典型的二级市场按一级市场给估值,拍个脑袋就给一个市值空间,这样是不是有点过了呢?另外,在遇到大额赎回后踩踏,一些机构投资者有没有如契约约定一样分散投资呢?另外我们股市相关监管部门是否也有反思的地方呢?前面伴随着股市上涨,我们的官方媒体和市场上充满了国家牛市口号,我们监管部门采取听之任之的纵容态度。同时股市上涨过程中对场外配资没有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到了高位对场外配资采取了措施的时候是否有应急预案呢?
虽然牛市是否完全终结还需要靠未来来验证,但这次市场暴跌确实留给我们太多反思的地方。虽然市场暴跌到这个阶段,政府是需要伸出援手来增强市场信心,但也希望我们的市场未来更加市场化,监管层对股市的监管措施更加完善。作为投资者,尤其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也在市场疯狂时候也多些理性,不要再为疯狂的市场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