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债券&华宝增强债 基金经理李栋梁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任重道远
在今年经济放缓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政府着力于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并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讨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问题,督促各部门加以落实,并在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作出了决定。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新的金融国十条,重新强调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性,并具体化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国务院办公厅8月14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和督促落实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金融新国十条,意于降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其中的每一条都指定了专门的部委进行落实。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政府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虽然各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致使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但是贷款利率和非标利率仍居高位。尤其是一般贷款的加权利率,在3季度中不降反升。今年以来表外融资不断萎缩,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贷款利率不降反升意味着社会融资成本下降非常缓慢。
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导致银行负债成本难以下降、银行的信贷供给能力受限、银行放贷意愿下降等因素导致银行贷款利率难以快速下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导致了存款利率难以快速下降,此次降息之后很多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至顶,这样实际存款利率等于没有下降,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难以下降,市场化运营的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盈利,在主观上不愿意降低贷款利率。最近2年以来,银行理财发展迅速,银行存款流失加快,部分银行受制于存贷比的限制其放贷能力受限;表外融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压缩,企业融资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上升,银行贷款的供给受限而需求较大,银行的议价能力上升也导致贷款利率难以下降,这从央行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也可以看出,贷款利率上浮的比例在增加。今年以来经济在持续下滑,很多行业的盈利能力趋于恶化,银行的经营模式决定其不会“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银行对于放贷的谨慎态度间接提高了其议价能力。虽然此次大幅降低了贷款基准利率,但是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银行仍然可能以较高的利率放贷,市场化运营的商业银行不会因为央行的劝告和社会责任的考虑就主动让利给实体,所以此次降息的效果有限,最终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也非常缓慢。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仅靠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存贷款利率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加信贷供给、加大股权融资、放开其他低成本融资渠道等,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因此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