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华宝新兴产业&宝康灵活配置 基金经理郭鹏飞
改革对于股市是利好吗?
自十八大以来,改革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方针最重要的关键词,领导人关于“改革是最大红利”、“改革攻坚必须壮士断腕”等的论述也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样,在股市中,投资者普遍对改革寄予了较高期望,“新的黄金十年”、“新一轮牛市即将开始”等等观点都比较流行。那么,改革对股市真的是利好吗?
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增长,总的方向是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是,近几年来,不仅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为重要制约,而且高度市场化和物质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已经逐步威胁到了社会公平及社会道德体系。通过新的改革措施,开拓出一条全新的社会发展道路,既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多年累积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当然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期望。然而,既然改革是要走一条新的道路,那就不可能只是简单地发展经济,也不会继续原来的游戏规则,而必然是要在很多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数十年来的改革方向都是“国退民进”、“管理层激励”、“股权民营化”,当然,“激励"的含义是管理层收入大幅提高,“民营化”的前提是转让价格较低,因为这些措施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非常有效。然而,这次的国企改革却大不相同了,领导人关于“国企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 “不能在改革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的论述、以及“国有企业高管限薪”等措施,使很多人都感到迷惑不解。
再以稳增长政策为例,以往的稳增长政策基本都是“大力拉动基建和房地产”同时“降息降准发货币”。然而,今年的稳增长尽管也出台了一些稳定房地产和铁路投资的措施,更多还是强调了“努力推动经济转型”、“不造成新的过剩产能”,至今也未动用降息降准工具。虽然经济无法实现再次的V型反转,但却尊重了经济的内在规律,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以文化建设为例,多年来文化领域一直朝着尊重市场、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方向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西方化”、“通俗化”甚至“恶俗化”、“唯收视率论”等现象。然而,近期由最高领导人参加的文艺座谈会却提出了新的方向,要引导文艺向健康方向发展:“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创作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去年以来,包括互联网等媒体上的言论内容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总之,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不是为了解决短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长期乃至数十年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潜力问题,为了解决多年来经济过快增长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和伦理道德等问题。而就股市而言,最直接相关的是短期中期经济问题,这与本届政府的改革重点内容其实关系并不大,甚至是负面的,例如严厉反腐带来的短期社会需求下降及部分官员不做为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本届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短期股市并没有重大影响,我们做投资决策必须考虑,但也没有必要过于关注政治问题和改革问题,还是要从经济内在规律和企业生产经营出发,去寻找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