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灵活配置基金 基金经理助理胡戈游 从行业超额收益的角度来看市场 牛年刚一开春,股市就迎来了开门红。虽然海外市场依然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折磨中,但中国股市却丝毫不受影响,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沪深300指数在过去的10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12%。虽然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认为经济会很快好转,但也不能肯定短期经济还会持续恶化,因为4万亿的投资拉动,信贷的超预期投放对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会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 历史证明股市都是有预见性,他的表现要领先于经济,根据我们公司金融工程部对全球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的实证分析,总结出股市会比GDP平均领先4个月见底,这也意味着假如一季度经济是底部的话,那么去年10月份上证指数1665点的低点也将成为未来股市的底部。 如果我们自上而下,从大盘指数再看到行业指数的话,也许能对当前的形势看得更清楚些。下面两张图所列的是22个行业指数相对于大盘指数的52周(一年)时间段的超额收益,我们看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超额收益都趋向零值附近,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短期看到有些行业指数表现非常好,但这种表现仅是因为对未来预期的改变或超跌的反弹,如果从一个长时间段的窗口来看,并没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基本面没有真正好转,这或许也是经济危机下熊市的重要特征。而要获得某个行业长时间的超额收益,必然是要摆脱系统性风险的束缚,行业的基本面得以持续改善,业绩持续超预期。而摆脱系统性风险束缚的大前提就是宏观经济要转好。这一点在2006,2007年的牛市里表现的非常突出,在经济持续向好的牛市里,不同行业基本面变化带来行业超额收益的差距会非常大,如2006年的地产、有色金属,食品饮料表现强劲,2007年则是煤炭、有色金属涨幅最大。
从超额收益的角度来考虑未来的投资策略,应该基于两种判断:如果说经济能够见底好转的话,必然会有行业会最先获益,并且这种趋势是能持续的,银行受益于流动性的增长会提前于经济的复苏,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周期股会持续的上涨。相反,如果说经济并不能见底,即便是对经济前景始终处于模糊而又有争议的判断中,那么系统性风险就不能有效释放,行业长期超额收益的格局依旧会维持目前这种零值附近的波动,即使是股市还能继续反弹,对于板块的配置来说,也只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短期的轮动而已,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更加灵活的应对各种变化,踏准市场的节拍也许比看清基本面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