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8日至08月22日 第523期

基金经理札记

 

华宝油气      基金经理施施乐

自信,信任(人),信心

 

写这类札记总有一种惶恐。因为对投资这个主题,谁敢自称昭昭?连大师们的备忘录更多也是怀着对市场的敬畏,反复告诫莫要轻易总结,并尽量为失误留下容错的空间。写下些文字,浪费读者的时间,实在是被迫的。我简短报告一下对投资中自信、信任和信心的愚见。

 

如果把“信心”仅理解成“希望”,它也许还是比黄金重要,毕竟“希望”是潘多拉盒子里最后的孽缘。但作一项投资决定如果只是因为心存希望,那可能真要用黄金来支付代价的。信心总得有些实在的依据才好,哪怕就是自信,也得有些理由。

 

相比我的太太,我可能是个路痴。她在认路方面是有天分的。几年前我们随朋友自驾去德累斯顿旧城旅游,下车徒步逛了两个小时后已辨不清方向。于是她挺身而出,穿过半个城区径直把大家带回停车场,走的居然还是捷径,因此被惊为天人。但即便如此,外出时我的信心主要还是来自永远塞在身边口袋的地图、鞋垫里100欧元现钞、带定位的手机,以及旅馆的名片。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两件事:一,天分看不见摸不着,而旅馆名片上的地址电话那些才是绝对可靠的资源;二,对太太天分的信任并不可以用来免除我作为一家之主、把大家轻松安全带回旅店的责任。如果她的天分失灵了,作为一个上海男人我是没有勇气去责难她的。有了那张小小的纸片,我才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尽情享受探寻新奇的欢乐,对能及时找到酒店、去火车站之类的事情毫不担心。

 

基金经理们是否就比委托他们的投资者更有天分?难说。尤其对于随时可以申赎的公募基金,决定在哪个时段进行何种投资大方针的,是投资者。做不做上海男人,投资者都是这个临时利益共同体的主心骨。单凭对基金经理能力的信任,这不足以稳固对一次投资的信心,稍有风吹草动自然会出现决策忧虑。

 

这么说并不是要推卸基金经理的责任,更不是要投资者自己去搜集资料、研读市场。我想说的是,信心来自于对现实的度量、有弹性的计划、以及充分的资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掌握的资源越实在确凿,就越有信心。

 

实际上,优秀基金经理人的可靠“天分”同样来自于实实在在的东西。因业务拓展关系,我们公司这一段接触海外大型对冲基金比较多。初看这些策略各异、经历丰富的经理人,感觉到的是缕缕光环。细细打量他们的投资理念、数据整理、模型建立和验证、配置与风险控制的流程后,我们发现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谁的“灵光一现”。即使最终总要涉及主观判断,但从数据搜集整理、配置资产的步骤、到控制单项错判对组合的影响,到处都有预设的计划、量化的指标,以求做到可度量、可管理。这些大牌对冲基金整个的流程不见得有多完美或高明,模型也不是百试百灵的点仙棒。可是看得出,设计的那些步骤都是非常现实的。这些公司在极力将其希望把握的信息动态变成可测的数据、具体的指标。举个例子,一家基金为了判断股指的走向,用了四类数据:内部宏观研究组的系统性打分、外部三千多个签约研究人员的动态观点、对指数成分股的基本面数据的多个数据库清理合并、基于市场价格和成交量的趋势模型和回归模型。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而每一步都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这每一步实实在在的工作,帮助了这家老牌公司在多年的长跑比赛中渐渐脱颖而出。

 

信心从哪里来?信心从实在中来。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